兒女觀點:看到父母在朋友圈點贊 有人覺得溫暖有人心“發毛”
董先生今年31歲,是西安一家企業的中層管理者,他說,父親不玩微信,但母親喜歡玩微信,他便將母親加為好友,他經常在朋友圈發一些感想、狀態,看到母親給她點贊,他會覺得特別溫暖。
而大多數接受采訪的子女,均不愿意將朋友圈分享的內容讓父母看到,在朋友圈黑名單中,單位領導和父母是常客。大多數子女的理由是,“總覺得怪怪的,好像沒有隱私一樣。”
在西安打工的劉女士說,她今年30歲,父母住在寶雞。去年春節時,她給父親買了一部智能手機,為了溝通交流更加方便,她教會父親玩微信并加其為好友,但困擾也隨之而來,如果父親兩天沒有看到她在微信朋友圈發分享,就會猜她是不是心情不好、工作是不是太忙、身體是不是不舒服等,勢必打來電話問長問短,有時讓她莫名其妙,疲于解釋半天。
劉女士說,更令她難以接受的是,有一次她在朋友圈發了一張她和朋友K歌的照片,從來只看不評的父親突然給她點了個贊,頓時讓她心里發毛,總感覺“怪怪的。”糾結一番后,她打電話給父親說:“老爸,能不能別在微信里給我點贊?”隨后又將父親拉入了黑名單。
華商報記者詢問其為什么這樣做,劉女士搖了搖頭說:“我也說不清楚,就是本能反應。”
心理專家:不愿讓父母看到分享是因為害怕受到束縛
為什么大多數子女不愿讓父母看到朋友圈分享?為什么父母在朋友圈點贊,會讓有些子女心里發毛?對此,西安心理學會會長尚華教授分析說,無論一個人正在求學還是已經走入社會,無論是平凡還是成功,在絕大多數子女的潛意識里,父母永遠都是管理者的角色,在朋友圈里分享的內容,很多都會暴露自己的行蹤和心情,因此,子女潛意識里避開束縛、渴望自由的本能,會讓他們把父母拉入到朋友圈的黑名單,這也是有人看到父母點贊感到莫名發毛的原因。
尚華說,父母渴望看到兒女朋友圈分享,這是關心子女的本能,父母的點贊,也是在看到兒女分享內容后,產生認同鼓勵等心態后,下意識的一種關愛行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