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中旬,繼中國臺灣監管部門宣布針對小米手機自動回傳資料至北京服務器展開調查之后,新加坡官方也稱正在對小米手機涉嫌泄露用戶隱私案進行調查。無論是是臺灣還是新加坡,對小米的質疑均為回傳資料、泄露隱私,這在法制相對健全、公民意識強烈的地區,并非小事。
另外一個案例是,小米在16日在北京發布miui 6的當天,也在臺灣舉行了促銷活動,本是一場不錯的兩岸聯動營銷,卻因虛報銷量,而被臺灣相關部門開出60萬元新臺幣罰單,其認為小米廣告宣傳不實,「違背了市場公平競爭原則,用不合理方式誤導用戶情緒化消費」。
而在國內,小米也經歷了一場「數據打架」,Canalys的數據稱小米以14%的市場份額趕超三星位居2014年第二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第一,而IDC的數據則顯示,聯想在該季度拿下了12.5%的市場份額,成為中國智能手機第一名,兩家數據打架,引來業界圍觀,到底誰是第一?
事實上,目前國內智能機市場格局呈現著多方爭霸的局面,國產商在份額擴大的同時也越來越有話語權,除了聯想和小米,海外優勢明顯、國內渠道強悍的華為也是個相當有競爭力的選手,相比來看,年輕的小米價格優勢正在逐步喪失,曾經那個鶴立雞群,總能讓人眼前一亮的公司,也漸漸褪去了光環。
比如說,華為旗下的榮耀獨立品牌也正在以小米的方式一步步追上小米,從產品對比來看,去年底發布的榮耀3C主攻紅米,榮耀3X死嗑小米3,榮耀暢玩版VS紅米Note,榮耀6更是搶先小米4發布,榮耀3C 4G版也對紅米Note 4G發起挑戰。雷軍剛在微博宣布紅米Note 4G版定價,榮耀CEO劉江峰也馬上跟進,甚至發售日期都是一樣。而剛于8月24日發布的榮耀3C暢玩版,僅售599元,在綜合配置上甚至超越699元的紅米4G版,這無疑都讓雷軍倍感壓力。
而在營銷環節,華為、聯想等傳統硬件商因為供應鏈的整體優勢,也更有底氣去做「爆款」產品,華為的榮耀子品牌,聯想的Digital Marketing集團,正是這兩家互聯網化的重要標志,這個意義上上來說,小米的「內憂」或許會不斷的擴大。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4年8月25日14:35:53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28216.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