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TheNextWeb專欄作者本·伍茲(Ben Woods)最近發表文章稱,蘋果確實打造了一款外觀漂亮、功能強大的設備,但Android操作系統作為一個開放、競爭性的平臺,為用戶提供了更多選擇,能滿足用戶所有需求。因此他作為一位鐵桿Android用戶,不會因為iPhone6的推出而倒向iOS操作系統。
下一代iPhone的發布日期已確定,但我擔心它會讓我感到索然無味,并看不清蘋果的未來會是什么樣子。
當蘋果推出第一代iPhone的時候,我們還沒有做好準備。那時,一部手機能擁有一個劣質VGA攝像頭和基本的MP3功能,就算比較新奇的了。而第一代iPhone具有簡潔時尚的設計風格,讓人們渴望擁有。這款手機絕對談不上完美,但它的出現對手機市場來說是劃時代的:自它誕生后,原有的手機巨頭相繼走向衰落。不過現在,iPhone的替代產品多如牛毛,而它已不像以前那樣讓人感到新奇。
不管怎樣,第一代iPhone推出后的故事已為眾所周知:iPhone重新定義了一個移動產品類別。iPhone并不是第一款智能手機,但它是第一部讓千千萬萬“普通”消費者渴望擁有的智能手機。這是蘋果成功的核心:利用已有的創意,把它們轉變成人們真正想要的產品,而不是僅僅掌握在“技術人員”手上的技術。此后,正如我們現在所熟知的,蘋果還重新定義了平板電腦。
但現在的智能手機市場是一個完全不同的概念,蘋果不僅要在國內外與眾多手機生產商競爭,而且在快速增長的中國和印度等市場,還面臨著小米等本地低成本手機生產商的強大挑戰。
對比iOS系統與Android系統,我們會發現:后者擁有數百家硬件生產商和數千款設備。不可否認,許多Android設備質量平平,但即便如此,如果iPhone用戶考慮更換一個操作系統,仍然有許多設備可供選擇。相反,如果Android用戶想更換一部搭載iOS系統的手機,可供選擇的可能永遠只能有iPhone。
歸根結底,這是一個數字游戲:當一個系統擁有數百家(甚至數千家)不同的公司,它們打造數量龐大的款式不同的設備,與蘋果相比,其中某款設備更有可能成為消費者的“下一代iPhone”,無論這是一款“革命性”的智能手機或一款富有個性的設備。因為這樣的原因,多年來,Android設備成為我的首選。與蘋果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三星,它將“數字游戲”發揮到了極致——它的每款設備都有多種型號,其數量甚至超出了消費者的需求。
基于這樣的原因,微軟正采取各種舉措,尋求讓發展中國家的十幾億用戶采用其Windows Phone手機。因為該公司知道,將消費者鎖定在其服務上,是贏得未來業務的一大法寶。如果這些消費者現在被鎖定,代表著他們將終身被鎖定,即使今后市場和服務變得成熟也是如此,并將被一次又一次地開發利用。
在一個競爭性平臺上,沒有什么真正有用的東西我不能找到。但正因為谷歌和Android能提供給我一切想要的東西,使我不怎么看好蘋果未來的前景——簡單地說,iOS系統沒有足夠的誘惑力讓我投向它。毫無疑問,就像我這樣看待谷歌和Android一樣,有許多人也會這樣看待蘋果和iOS,但這只對一部分市場發揮了作用。確實,蘋果打造了一款具有很高品質的設備,并在發達市場取得了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成功,但智能手機未來的戰場不在于此。
當消費者選擇了一款智能手機,消費者實際上選擇了一個生態系統,并將長期堅持這一選擇。原因很簡單,更換一個操作系統十分麻煩。另外,你怎么處理你已經為你的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游戲系統購買的應用?當然,你不必為了這些東西而堅持一個平臺,但鑒于設備和服務日益融合的趨勢,未來堅持一個平臺將變得越來越重要。
但這真的是問題所在?蘋果確實打造了一款外觀漂亮、功能強大的設備。但對我來說,這還不足以讓我倒向它的陣營——你選擇了一款智能手機,實際上是選擇了一個硬件和軟件生態系統,而不是選擇攝像頭有多高像素,顯示屏有多少PPI(Pixels per inch,每英寸所擁有的像素數目)。對消費者來說,那家公司能提供他想要的功能和服務,那家公司就代表著更加令人振奮的未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