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跟隨者激情的消退
處于群眾運動中的跟隨者往往具有偏執、易激動、容不下他人意見等特點,他們充滿了激情和斗志,為了一個領袖提出的觀點和理念而無比激動,為了和意見相左者爭個對錯而大動干戈,為了一款即將誕生的產品而夜不能寐,亢奮不已。但是今天,這一切正在蘋果身上逐漸消失。
正如法國社會學家古斯塔夫·勒龐所言,處于群體中的個人往往呈現出低智商、無意識、喪失判斷力等特點,由蘋果產品所引發的狂熱幾乎是對此番理論的嚴絲合縫的驗證。群體會為了共同的目標而做出令人難以置信的自我犧牲,在中國,這種犧牲甚至以賣掉自己的腎為代價。但跟隨者的這種激情如今正隨著運動的式微而走向冷卻。
不過,這種激情的衰退也衍生出一些令人遺憾的現象,如今在蘋果產品相關新聞的評論中,常常見到蘋果的反對者毫不加掩飾地謾罵和譏諷,這也恰恰符合群眾運動的特征,一旦群眾對曾經支持過的事物失望,就會再度呈現出運動初始的狂躁,繼而掀起另一場運動。
四、反對者的出現
一如蘋果在世界各地有著數目驚人的支持者,如今蘋果的反對者也已不在少數。喬布斯神話的破滅,產品創新的無力,群眾辨別和批判意識的覺醒正讓蘋果一度創造的神話走下神壇。在互聯網上,不斷有人指出蘋果在創新和設計上缺陷和不足,其中不乏一些意見領袖式的人物,這些反對者同樣也擁有一幫擁躉。
反對者在一定程度上扮演著群眾運動中的"言辭人",一個穩定的社會結構走向瓦解,"言辭人"是不可忽視的因素之一。反對者的出現并不是出于對第二個蘋果的期待,他們反對的只是作為霸主的蘋果本身。正如《舊制度與大革命》中所言:"人們看上去似乎熱愛自由,其實只是痛恨主子"。如今的世界已經容不下一個無論何種形式的霸主。
五、神秘色彩的消退
幾乎所有人都感覺的到,庫克上任之后,蘋果的保密工作似乎沒那么嚴苛了,在新產品發布之前,各種諜照和產品信息就已經滿巷皆知,重要的是這些捕風捉影的傳聞最后多半都成了事實。而在喬布斯時代,令人振奮的驚喜總是能夠保留到最后時刻。
保密工作的松懈意味著蘋果產品神秘色彩的消退,而一次又一次的爆料也消磨著關心者的耐心,甚至讓其產生反感。過去充滿神秘色彩,近乎宗教儀式般的產品發布會如今充其量成為眾多新品發布會中尚且值得期待的一個。神秘色彩的消退讓蘋果產品不再那么充滿誘惑力。
六、運動口號不再蠱惑人心
蘋果早期的廣告有著極為震撼的效果和強大的煽動力,其最經典的"1984"中,代表著蘋果的女人手持鐵錘砸碎了屏幕中的正在滔滔不絕發表演說的"老大哥",映射了IBM一成不變的守舊姿態,襯托出蘋果敢于打破陳舊思維,用于變革創新的精神。這種包含著強烈價值觀的口號和姿態正是蘋果俘獲人心的武器。
最具代表性的iPhone系列,其宣傳口號從過去"再一次,改變世界"帶給人的震撼,到如今停留于產品本身的表達,將價值觀從產品中剝離,由此失去了對人心的蠱惑力。從這一變化的過程中,我們或多或少能夠感受到蘋果正在失去以往的自信和大氣。
對于一個曾經改變世界,如今依然處于行業頂尖位置的公司而言,通過"玄而又玄"的社會學分析其命運走向,可能會引發一些爭議,但鑒于蘋果公司和其人格化象征喬布斯所引發的社會效應,具備了眾多群體運動所獨有的特征,這樣的分析多少也有些借鑒意義。如上幾個征兆表明,蘋果可能正在逐漸走向衰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