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會不可失,失不再來,但抓住并不容易
以前,說到從中國移動離職,那很需要勇氣,也要抵抗來自親朋好友的流言飛語。現在情形好多了,因為即便是很多家里人也不會再逼迫自己的親人必須守住這個看似的“鐵飯碗”,更不會認為離開移動的一定是犯了什么“問題”。
以前,要從中國移動離職,最好的去處就是到競爭對手那里,比如電信比如聯通,當然,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的員工亦然。因為這個圈子很狹小,專業化程度很高,在中國移動多年工作掌握的技能與經驗往往在其他地方毫無用武之地。現在,變了,因為業務的轉型,互聯網公司與通信運營商擁有很多交集,越來越多的互聯網公司對運營商從業人才有需求,而且虛擬運營商的加入更是提供了數十家可供施展拳腳的公司舞臺。
最近成立的鐵塔公司更是讓很多人不知所措,到底是應該賺頭鐵塔還是固守移動?很多人都有歷史的經驗教訓,當年離開電信去了移動的是正確的選擇,如今借機去鐵塔也是否是最佳出路呢?
在內部生存艱難和外部引力增強的情況下,員工離職就變成了習以為常,不管是因為主動辭職還是被動辭職。很多人抱著“與其等著被裁掉,還不如自己選擇跳槽”的心態,勇敢的走出了圍城,但更多的人仍然在觀望守候,希望轉機的出現。
降薪和裁員,說說容易,起來很難
實話實說,中國移動至今仍然是比較值得工作的企業之一,各種待遇比社會民營企業要穩定和實在的多。我們往往只看到阿里巴巴、騰訊、百度員工的收入神話與日常風光,卻看不到大多數民營企業中員工的苦難生存。
事實上,中國移動事實上已經不大可能大規模的降薪,進行一些小規模的規范卻有可能,但絕對不會讓員工的收入傷筋動骨。畢竟,對很多員工來說,如此低谷還要降,難道要讓員工去領低保?
中國移動現在有壓縮成本和轉型的需要,一定程度上的裁員可能會出現,一些崗位的收入在短期還不能獲得大幅增長,但這些都會大環境有關,而且還都會是局部事件,不會形成全國性的普遍行動。
穩定是壓倒一切的。大規模的裁員對中國移動的經營會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不是有人在網上開玩笑的說:如果移動真的裁員,那以后光是投訴考核一項就可以讓各地公司的經理們焦頭爛額和丟掉烏紗帽!至于勞務派遣員工數量占比要達標的問題,幾乎不成為難題,中國人的智慧是無窮的。
有關專家也指出:作為港交所和紐交所等多地上市的公司,中移動要向股東說清楚;作為工會組織健全的國有企業,根據《勞動法》,中移動要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出臺《勞務派遣暫行規定》后,作為大量使用勞務派遣工的國資委下屬企業,也應該向勞動行政部門說清楚執行規定的具體做法。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4年9月14日20:21:18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29218.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