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薪與裁員會席卷中國移動嗎?
導讀:從日賺三億的掙錢瘋子到裁員降薪的話題公司,中國移動怎么了?
十多年來,中國移動的一言一行始終都是社會的焦點,只是這焦點卻經常換。
若干年前,中國移動是掙錢的瘋子,日賺三億深入人心;后來,中國移動又因垃圾短信泛濫和SP業務亂扣費而成為3.15消費者晚會當仁不讓的主角;接著,中國移動因費用貴和流量套餐月底清零而被推上風口浪尖和法庭被告席;現在呢,不明覺厲,中國移動又因為裁員與降薪成為了公司內外的話題女神。
往事說多了都是淚
在以前,中國移動是最佳雇主,也是名校畢業生心向往之的圣地,如果到了窮鄉僻壤鄉里弄堂,誰家要是有人在當地中國移動公司工作,那一定是蓬蓽生輝、光宗耀祖,鄉親故舊都會高看一眼。
即便在中國移動內部,上上下下也是牛氣沖天,以身在“正德”之城而自豪,當年中國電信分家時,因為一念之差而沒有選擇去看起來發展前景并不明朗的老電信人更是經常在各種場合頓足捶胸后悔不已。在很多中國電信老員工看來,中國移動只是走了狗屎運,那些有幸去了中國移動的人,更是當年崗位競爭于自己手中的敗將。不過,這些年,中國移動的員工數量膨脹很大,員工素質也提高很快,得益于大量的高素質人才培養與引進。
從什么時候開始,中國移動就開始走下坡路了呢?在很多人的記憶力,那應該是在李某總出事前后,中國的3G業務上馬之時。
一是原來的靈活經營遭遇了大企業病,使得內部管理流程出現了很多隱患,造成運轉越來越慢,問題越出越多;
二是獨自扛起國產3G大旗讓上上下下的士氣深受打擊,特別是600億為競爭對手買單的“養狼”戰術更讓很多基層看不懂也不理解,TD產業投資巨大回報卻很小等于是自殘;
三是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興起,中國移動也走出了黃金時代,逐漸遭遇了中國電信等固網運營商在流量上遇到的啞管道難題,而后來的微信等OTT業務的興起,提前讓很多中國移動信心苦苦開發依賴KPI托舉著的創新業務轟然到底。
為中國移動走下神壇釜底抽薪壓上最后一根稻草的,自然是某資委,五年持續降薪的命令和執行徹底讓中國移動開始喪失最強大的凝聚力。而就在五年降薪即將到期之時,又趕上了國企限薪的最新指示,可謂屋漏偏逢連陰雨。
基層過著狼狽不堪的生活
一個職場之人,誰都要養家糊口頂天立地,所以,最基本的需求就是獲得要有尊嚴、對未來要有希望。如果辛勤工作之余,卻連生活保障都無法滿足,未來也沒有任何出頭之日,大多人都會選擇另投明主另立山頭。
我們不得不說,在連續的降薪中,中國移動中基層的員工收入逐漸從社會最上層跌落,而與之相伴的是最近十年的物價高漲和老百姓名義收入的提升,一降一升,除了中國移動的省、集團公司的中層們的收入在本地還差強人意,而基層收入水平在很多地方已經處在社會最底層。
至于對未來的希望,現在更是很多中青年員工心頭的痛。作為一家企業,中國移動成立也不過10余年,老一代領導們占據主要崗位剛剛以各種不同的方式下來,核心位置的人員還都是年富力強的骨干把持,那些心很大的年輕力量根本看不到一絲未來職業進取的陽光,最多只能是按部就班的崗位晉升。特別是近些年心高氣傲的高學歷人才們,幾年下來,與自己其他當年投身互聯網或技術公司的同學比較,有些已經是天壤之別。
于是,待遇不見漲,未來不見好,自然離心力大增,特別是南方發達地區更甚,但更多的人員工還是在觀望,當年的激烈競爭才得以進得厚生之門,如今放棄多有不舍。
這里還需要強調的是,以上所指還都是中國移動的正式員工,也就是有正式合同和國企身份的自己人,那些中國特色用工制度造就的派遣員工的生活境遇比這要悲慘的多。很多派遣員工多年披著中國移動國家隊的戰袍,卻根本享受不到國企的待遇,而很多人不離不棄的背后卻并非貪戀每月一兩千元的收入,而是數年來的工作,已經讓自己融入場景,感覺自己是中國移動的一份子,即便面對每年數量極少的轉正機會屢屢從身邊溜走也傻傻等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