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蘋果也在硬件上封閉,不過稍有不同:重要部件自主研發或與行業領頭羊合作研發,其它則依賴第三方供應商,不介入生產。比如,A系列芯片是獲得ARM公司最高授權并自己設計的IC,生產交給三星和臺積電。Touch ID的硬件部分、M7協處理器都是自己做出方案,再交給臺灣的IC公司生產。其他重要組件,如果沒有技術積累,就投資行業領頭羊一起研發:包括與索尼合研用在iPhone攝像頭上的CMOS芯片;投資LG研發iPhone專用的IPS屏幕,投資夏普研發的iPad上的IGZO顯示面板,等等。
除了硬件上的部分封閉,蘋果更大的封閉是在系統生態上,這可能也是蘋果比三星更賺錢的原因。iOS不像Android那樣需要適用各種各樣的移動設備,iOS只適配自己獨立的硬件體系,沒有Android碎片化的煩惱,流暢、高效、體驗驚人。而極其注重系統生態,嚴格監督審核上線的App,保證了手機安全。高層次的用戶群又與開發者利益之間形成了良性發展循環,應用質量因而最高。集合了簡潔、安全、質量最高應用的iOS系統生態,其它廠商無法復制這些優勢,當然也就成為了Apple建立的最難以突破的封閉“壁壘”。
智能手機早就成了一個門檻極低、產品同質化嚴重的產業,在這片競爭激烈的紅海,過去、現在、將來獲得成功的企業,絕不是那些投機取巧的企業,而是那些基礎扎實,早早布局,在適當時機勇敢變革的企業。
對于小米,筆者并不諱言自己不看好,雷軍因地制宜有所“變通”地學蘋果做生態,小米手機、MIUI、小米電視、智能硬件,每一塊布局看似發力精準,營銷又是“中西合璧”十分接地氣,但是做產品如何呢,你我心知肚明。
2014年才是真正的考驗,小米能否放下奇技淫巧,脫離術的層面而更上一層樓。期待。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4年10月2日13:11:22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30342.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