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紋感應器制造業起先并不起眼,但在蘋果和三星在其智能手機產品中加入這一功能后,該行業立刻變得興旺起來。
市場研究機構IHS發布的最新報告稱,到2020年,該行業市場規模將增長近四倍,至17億美元。報告還表示,這一行業的大多數增長點將出現在亞洲,尤其在中國。
蘋果去年將指紋感應器植入iPhone 5S。隨后,三星也在Galaxy 5S中加入了這一功能。不過,三星產品中所使用的滑動式指紋感應器較蘋果的觸摸式指紋感應器廉價,其便捷程度也不及后者。IHS猜測,三星在未來的產品中將向蘋果看齊,轉而使用觸摸式指紋感應器。
IHS認為蘋果將對指紋感應器行業的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目前,蘋果在使用指紋感應器方面已經處于領先地位,該功能已經被應用到設備識別、網絡登錄以及移動支付。而蘋果現在準備推出的Apple Pay將推動指紋感應器的進一步普及。
IHS估算,全球針對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指紋感應器市場規模在2013年僅為5億美元,其中有三家企業占據整個行業份額的98%,他們分別是蘋果旗下的AuthenTec、觸屏芯片制造商Synaptics旗下的Validity以及Fingerprint Cards AB。不過,現在也有很多新廠商躍躍欲試,IHS已經確認將有14家企業正準備進入這一快速增長的行業。
事實上,指紋掃描早在十年前就出現在手機產品上。2003年,日本的富士通(Fujitsu)在手機上就使用了滑動式指紋感應器。2010年,摩托羅拉在其Atrix手機也使用了該功能,但因為表現性能不佳,很快被取消。在蘋果之前,指紋感應器的市場規模非常有限。
IHS資深分析師Marwan Boustany表示,指紋感應器的發展歷史平淡無奇,有負眾望。由于用戶對其表現反應不一,該功能此前被人視為雞肋。
在過去的十年中,滑動式指紋感應器也出現在筆記本電腦上。不過,由于其糟糕的表現,很多用戶都不會使用這一功能。
然而,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指紋感應器有了長足的進步,其體積更小,識別度更高。更有甚者是,現在有一些企業正在研發超聲波傳感器,其具備掃描毛細血管等皮下生物數據的功能。總體而言,當下指紋感應器成為一種趨勢,其能提供更好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4年10月12日14:27:54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30839.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