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王晶分析,港版iPhone 6之所以價格暴跌,一方面是由于大陸資本強力入局,大批量收貨,導致貨源很快飽和,市場供給大于實際需求;另一方面,工信部國慶期間宣布iPhone 6獲得入網許可,三大運營商緊接著宣布10月17日開售行貨,讓港版iPhone的“搶鮮”價值大幅縮水,造成了恐慌性降價。
他認為,港版iPhone的未來價格走勢,將取決于行貨的備貨狀況:“如果行貨備貨量很大,估計價格還會繼續下探,但已經沒有多少空間了。如果備貨不足,那么港版價格還會提升,這在iPhone 5和5S上都遇到過。只要行貨一顯示缺貨,水貨價格就會應聲上漲。”
劉冀則認為,天價iPhone更像一個噱頭,而非常態。“真正會花一兩萬買部手機的人可謂鳳毛麟角。”他說。
更大的危機在于iPhone本身,消費者似乎開始變得冷淡。“水貨從iPhone 4突然爆發,iPhone 5到達頂峰,5S也還可以。iPhone 6買的人不多,沒有想象的好。”劉冀說,“今年做‘大貨’的都賠了,除了香港那幫人。iPhone 4和5都沒賠過。”
但蘋果顯然比以往更加注重中國大陸市場,并將其視為新的增長動力。新款手機的入華時間能夠清楚地反映這一點:2010年6月8日發布的iPhone 4,在109天后才正式進入大陸市場;iPhone 5只用了93天,5S和5C直接把大陸列為首發市場。今年的新產品雖然在入網許可方面遭遇困難,卻也只用了28天就掃清了入華障礙。
國行iPhone的迅速補位,讓港版賴以生存的時間差不斷縮小,水貨商人的生存愈發艱難。在劉冀看來,這已經是一塊競爭極其激烈的紅海,而資本正成為決定性的力量,中小商戶將面臨碾壓。
他正在把業務向蘋果的售后、附件和衍生數碼產品延伸,希望將其作為iPhone之后的新盈利點。“為什么一定要賣iPhone呢?現在全民賣iPhone,你還能賺到錢嗎?手機的錢不好掙。”他說。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4年10月14日12:30:28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30964.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