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水貨商與“帶工”能否合作愉快,常常是一件“拼人品”的事情。“有時候帶工卷貨跑了,你只能認倒霉。報警?你沒有合適的名義。”劉冀說。
不過,最大的風險依然是“走私”這根高壓線。若“帶工”遭到海關查處,輕則補稅、扣留貨物,重則移送司法機關,面臨更嚴重的刑事處罰。
劉冀曾經嘗試雇用“帶工”,但利潤背后的巨大風險讓他心驚肉跳,很快放棄,從此只從國內的經銷商拿貨。“如果出事的話,往往從‘水客’開始查,抓一條線的人,按走私論處。從水客接貨,到過關、交貨、賣貨,從事這個生意的人都會被抓。”
但他也透露,雖然iPhone走私的操盤者會被嚴厲懲處,但最底層的“帶工”很少被抓,“一般都不會走司法途徑,除非你身上帶了五六十個iPhone,數額巨大,實在說不過去了,就會涉及走私。”
公開報道稱,在iPhone 6和iPhone 6 Plus香港上市后的5天內,深圳海關即已查獲了1800部未曾完稅的蘋果手機,分別處以征稅、退運和罰沒等措施。其中,一名香港男子將33部總值約27萬元的iPhone 6 Plus綁在身上,企圖偷運進入內地,案發被捕。
水貨iPhone盛極而衰?
對于劉冀以及大多數國內水貨商而言,法律風險并不存在。“我們的貨都是從國內的上級經銷商拿的,不涉及通關,自然不會有走私的嫌疑。”劉冀說。
然而,從今年的市場狀況來看,港版iPhone正在悄然喪失魔力,很難重現前幾代產品的火爆。究其原因,固然有國內外交流日益頻繁、人人代購iPhone的影響,更關鍵的是大陸市場地位提升,蘋果正在加快入華步伐。
電子發燒友王晶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9月19日發售當天,最受關注的是128GB版iPhone 6,香港的渠道商要價接近1萬港元,國內水貨商對外零售報價則是1萬元出頭;還有少量的128GB版iPhone 6 Plus,第一天的出手價格接近2萬港幣。
這些數字很快登上了各大媒體的頭條。但好景不長,僅僅過了不到1個月的時間,新一代iPhone的價格已經比最高點跌去一半以上。許多水貨商判斷失誤,高價買入iPhone后不得不以成本價甚至賠本賣出。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4年10月14日12:30:28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30964.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