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國的電信業好事連連,先是資費審批放開,再是170號段正式通話,接著就是鐵塔公司組建,而且又增加了兩個攜號轉網的試點城市...這一連串的事件水靈又鮮活,夾雜著一種革命氣息的怪味兒,只是年底盤點的時候,筆者只能將這些事件稱之為“巨芝麻、大谷子”,有點曲高和寡,有點言過其實,也充分證明了本年度中國電信業的無事效應。相比之下,4G網絡的建設姑且算作是運一件營商們的頗為上心的事兒,最起碼,他們是真的花錢了。聳立在城市中央的大廣告牌,直奔云霄,巍峨而莊重,事實上,還沒有哪個歷史時期的中國人如此待見過“4”這個數字,連山西大醫院的病房號,都特意回避!此外,為了搶跑4G,爭奪未來話語權,一向財大氣粗的運營商開始考慮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中國移動宣布停止2G網絡基站的建設,而中國電信再也沒有“下到農村搞寬帶”的想法了,他們無一例外地把省下來的錢全砸到了4G網絡上。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用這句網絡流行語來概括中國4G發展再恰當不過了:一股巨大的荷爾蒙催促著運營商們盡快建設4G網絡,但真正爽歪歪的卻是電信設備商,同時還有一些媒體在高喊:4G就是一個騙局,但筆者認為,現在的4G雖說有些畸形,但我們實在不能將其稱之為一個騙局,從電信業發展的規律來看,4G從業者充其量也就是“在錯誤的時間,做著正確的事兒”。
震撼遞減,2G/3G的革命故事
姑且我們把現在稱之為3G時代吧,畢竟3G的廣告牌子都快撤下來了。回首電信業的幾個時代,從固定電話到第一批大哥大,從GSM到WCDMA等3G制式,中間還夾雜了一些2.5G、2.75G等亂七八糟的小時代,不得不承認每一次的技術演進都會給普通消費者和相關產業鏈帶來巨大的變化,只是一路走過來,我們不禁發現:隨著電信技術的成熟,這些演進的“震撼性”正逐步遞減,以至于到現在,“革命”這個詞在文章中出現總顯得非常土鱉。
GSM技術的出現絕對是人類整個通信歷史的里程碑事件,是革命性的,顛覆性的,這個時代最大的突破就是讓消費者得以擺脫電話線的束縛,開始移動著通信了,于是,2G時代的概念一經推出就迅速風靡,摧枯拉朽又顛倒晨昏,而伴隨著這股通信革命的爆發,摩托羅拉、諾基亞等手機制造商迅速崛起,直到2006年,筆者還一直認為,諾基亞手機永遠也摔不會被摔壞。2G時代,可以說是消費者的移動欲望催生出來的,一旦相關技術成熟即刻就呈現出了爆炸之勢;然而,由2G到3G的演進過程卻沒有太濃郁的革命味道,事實上,2006年前后,中國通信專家基本認為3G可能是一個騙局,只不過8年前的措辭相對溫和,美其名曰:3G時代只是電信歐美設備商鼓吹的一個概念,目的是賺我們運營商的錢,但后來的事實證明,中國的3G發展雖然遭遇了一些波折,但總算是基本完成了基礎建設,還捧出了孤島技術TD-SCDMA,加之,iPhone于2007年橫空出世,立刻給3G時代取了一個小名:移動互聯網時代,而“網絡流量”也成為這個時代最核心的屬性。
總之,從固定電話到2G時代是真正的革命,用戶需求和技術演進相輔相成,一拍即合;而3G時代在國內卻有些難產,運營商經歷了大規模的宣傳期才得以普及這個概念和形態,此外,還是借了智能機的春風,我們姑且也把移動互聯網稱之革命吧,但顯然,兩個時代交接的震撼性大大降低了,好像在不知不覺中,我們就更喜歡用手機上網、看片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