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布斯的12課:赤裸裸藐視用戶
Guy Kawasaki現在因積極扶持初創企業而聞名硅谷,之前他是蘋果雇員,也是兩次為喬布斯工作并能“幸存”的唯一人物。他承認為喬布斯工作非常難,但卻成為他生命中最好經歷之一。2011年喬布斯去世后一天,Guy在硅谷銀行舉辦的CEO峰會上發表了他的講話,《赫芬頓郵報》作者Justin Bariso最近把這個視頻挖了出來,enjoy。
第一課:專家是沒用的
一流技術專家和權威人士無法幫你成為企業家,因為無論這是一個人觀點,還是很多人的觀點,歸根結底只是一些觀點而已。
我看到的喬布斯從不聽專家想法;相反,專家都聽他的。作為一個企業家,你要自己去思考出解決方案,不能依賴任何人。
第二課:用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這是喬布斯名言:“大部分時候,用戶不知他們要什么,直到你直觀地呈現。”
當然,喬布斯有豐富資源可以實現他哲學,而你我這樣的普通人可能沒法做到這點,但最好的想法,往往來自那些在別人還未行動前就已經發現哪些問題急需解決的人。
第三課:最大挑戰帶來最好工作
仔細想想那些你最難搞定、最挑剔的客戶。應付他們很麻煩,但你得承認:一旦解決他們的問題,你也由此得到進步。
喬布斯非常注重細節和完美,這對他的同事是巨大挑戰,但這也使他們發揮最大潛力,所以挑戰你的團隊,并且團隊中任何人對落到身上的挑戰不要望而生畏,因為之后你可能都會驚訝于自己表現。
第四課:設計很關鍵
當今世界人人都在談價格,但設計依然很重要,很多人認為,設計是產品的核心。
這點,在我最近一項研究中證實。這項研究目的是讓德國客戶界定品牌形象。每個客戶先收到一份公司清單,然后記錄下看到公司名時頭腦中閃現的前三個詞,或短語。對于蘋果,很多客戶都寫下“設計”。
無獨有偶,蘋果在最優品牌的調查中也名列前茅。
第五課:運用大圖片、大字體
這是目標實現關鍵,如果你做到,會比90%做產品演示的人做得好。最近我寫了篇文章,有關網絡研討會存在的問題,其中之一就是很多人不會用PPT幻燈片。
人們都不想看到演示人逐字逐句去讀冗長的幻燈片,但這一幕卻屢見不鮮。
喬布斯做演示時只使用較大字體和圖片,因為這樣你不得不濃縮信息,精煉準確表達想法,同時吸引觀眾注意力,從而實現良好演示效果。
第六課,要創新不要微調
如果想成為真正的企業家和創新者,你需要大幅改革,把事情做好十倍而不是好一成。想想iPod如何替代Walkman,iPhone如何取代黑莓手機等等。只有當企業家嘗試根本性變革,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創新。
第七課:懂得改變觀點是智慧體現
iPhone剛上市時,不使用第三方應用軟件,主要是因為安全問題、體驗質量等等,總之,蘋果認為這是為消費者著想,但六個月后,蘋果徹底改變定位,敞開胸懷接納軟件開發者。
這對開發者來說意味什么?我學到的第七課:必要時保持靈活。
第八課:“價值”不等同“價格”
一件商品可能價格很高,但真正的價值呢?是否易于操作?能否提高生產率?售后服務成本是否低廉?這些附加因素能為顧客帶來多大價值?
像蘋果、McKinsey和Mercedes這樣的公司都秉承一個信條,即:顧客愿為超值商品支付高價。所以請捫心自問:顧客覺得本公司產品或服務的真正價值是多少?
第九課:精英雇傭精英
通常講,小公司傾向只雇傭精英。但隨著企業成長、恐懼和政治因素逐漸滲入,有些領導害怕新雇員在某些方面超越甚至取代自己,于是,就出現了“蠢人爆炸”。
一流老板雇傭二流員工,二流老板雇傭三流員工,三流老板雇傭四流人員,以此類推,直到有天你清醒了,發現自己被“蠢人”包圍。我學到的第九課:雇傭最優秀人才;如果可能,雇傭比自己優秀的人才。
第十課:CEO親身做Demo
你曾經歷過這種場景吧?公司老板或項目總監說,“好,接下來請副總或設計部主任來做產品Demo”。這時很多人會想:為什么?難道你不能做?很難么?
喬布斯就親自做Demo,可能做得不漂亮,但他認為那是他責任。你也該這樣。
第十一課:真正的企業家開拓創新
當你對產品或服務進行創新時,起初效果可能不完美。創新中略帶瑕疵,就像第一代iPhone和iPad,但不要因此退縮,否則你就只能永遠等市場大門向你敞開,機會會悄然溜走。
當然,我不是說發明廢物,而是發明夾雜著缺陷的產品。這是完全不同的。
第十二課:相信而后實現
大多數人信眼見為實,但真正的企業家不會。首先要相信你的產品或服務能行,然后將之推上市,只有這樣,才能看到你預期效果。
如果你不信自己的產品或服務,你無法成功;如果你等著驗證它的效果,你無法成功;如果你等著顧客認可,你無法成功。
Macintosh成功秘訣就是以喬布斯為首的工作團隊相信它能行,因為我們相信,所以我們實現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