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寒冬 手機供應鏈廠商接連倒閉
如果是往年,再辛苦兩個月,在一家工廠工作的陶振國夫妻倆就可以拿到年終獎,帶著孩子一起回四川老家過年了。然而沒想到的是,在2014年陽歷的最后一個月,陶振國卻突然失業了。
2014年12月5日,知名手機零部件代工廠蘇州聯建科技宣布倒閉。不僅如此,《華夏時報》記者近日在蘇州進一步調查了解到,在聯建科技“出事”之際,位于蘇州胥口鎮的諾基亞手機零部件供應商閎暉科技也宣布關門停產,并遣散了大部分員工。
企業興衰的故事本不足為奇,但聯建科技和閎暉科技都屬于當地大型企業,員工數量最多時都在萬人以上,為何會突然集體倒下?
“電子代工產業發展了幾十年,大部分仍然停留在產業鏈的最低端,利潤微薄,更可怕的是完全依賴單一客戶,市場一出問題,立刻就難以為繼。”知名3C產業研究專家梁振鵬對本報記者指出,隨著國內東部勞動力成本優勢下降和技術升級的加快,未來不排除還會有大批代工企業出現危機。
連鎖反應
1月初,記者來到位于蘇州胥口鎮的閎暉科技廠區,從大門外往里已經看不到一個工人,工廠保安拒絕外人進入采訪,他告訴記者,廠里已經沒什么人了,領導也不在,進去也看不到什么。
據保安介紹,閎暉科技最多時有一萬多員工,
在去年11月份已經完全停產,從11月28日公司開始遣散員工,廠內現在僅留下管理人員留守,但是并沒有宣布破產,機器設備也沒有進行處理。
一位閎暉科技前員工告訴記者,閎暉科技與當地政府簽有協議,必須要到兩年之后才能搬離,否則要賠償政府1.5億元違約金,所以公司決定停產,等兩年后合同到期再正式倒閉。宣布破產的時間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像這么大規模的工廠,為何會走到這般境地?
閎暉科技是臺灣上市公司閎暉實業下屬企業,主要生產手機和汽車零件,包括各種手機按鍵、鎂合金手機外殼、汽車音響及其它塑膠零件等。數據顯示,去年前三季度公司計提減損損失9.72億元新臺幣,稅后凈虧損達到12.65億元新臺幣。
記者還了解到,除了經營不善外,去年8月2日發生的昆山某金屬制品車間爆炸事件也牽連到了閎暉科技,一周之后還被政府勒令停產整改。
而位于蘇州工業園區的聯建科技去年12月5日宣布公司倒閉后,3000多名工人突然失業,由于對補償方案不滿,當天有約2000多人聚集在工廠門口抗議并上訪。
聯建科技是臺灣勝華科技旗下子公司,曾是蘋果公司手機屏幕供應商,后來與小米也有過幾年合作。對于破產原因,蘇州工業園區稱,勝華科技先期宣告破產,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5年1月10日14:14:42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36108.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