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以前,幾乎所有的傳媒業并購案都遵循著同一套玩法:以股權加現金的方式來收購對方,因為傳媒上市公司的市盈率普遍很高,所以股份可以抵扣大量現金,以避免對收購方的現金流造成太大壓力;而且,現金支付的部分,各家往往還會通過定增的方式來解決大半,讓二級市場的股民們來買單;最后,由于各方看好收購的前景,股價抬升,無論是并購雙方還是投資者,都獲益了。
前述的券商分析師表示,“這一方面是行業發展,確實有橫向整合的需求,另一方面,二級市場對并購的熱情太高,促使企業去做這樣的資本運作。在巨大的非理性情緒下,風險、被收購方的業績,這些好像都沒人關心了,幾乎是任何并購都能引發漲停。”
華誼兄弟在今年的股價走勢,便是泡沫不斷膨脹的最佳樣板。
進入2013年,華誼的股價攻勢一波接一波,首先是年初《十二生肖》和《西游·降魔篇》的大賣,接著,5月,雖然華誼自身并沒有重大利好,但是《致青春》《中國合伙人》等國產片的票房神話讓市場對于國產片領頭羊華誼也更加熱衷,6月5日華誼停牌前,其股價較年初已經翻倍。
7月復牌后,華誼收購手游公司銀漢的消息落地,股價更是火箭式躥升,加之9月華誼又收購了一家影院公司和一家電視劇公司,其股價終于在10月8日創下了盤中81.8元的歷史新高,并且超過碧水源,以490億的市值成為創業板的絕對老大。
這個成長速度是令人咋舌的,因為年初,華誼的市值還不到90億,僅僅是高位時的一個零頭。另外一些傳媒類的明星股,也是類似,10月初,光線股價是年初的3.9倍,百視通是3.3倍,浙報傳媒是3.8倍,素有“妖股”之稱的樂視網更是達到驚人的5.2倍,市值竟然超過整個搜狐集團和視頻業公認的老大優酷土豆集團。
傳媒股去泡沫
泡沫總有破滅的一天,在這一輪暴跌中,傳媒股幾乎是全線下挫,無一幸免,領跌的華誼和光線較高位的跌幅都在四成左右!
可是,為什么是現在呢?從財報上看,你似乎很難為這一輪暴跌找到理由。
華誼最新發布的三季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收10.23億,同比增長44.5%,歸屬凈利潤4.12億元,同比增長206%。光線前三季度的收入同樣保持了75%的高增長。
一位長期投資傳媒股的投資界人士表示,“這不是基本面的問題,更大的原因是資金問題。”據他所知,這波行情的直接誘因是公募基金進入收割期,“傳媒股今年瘋漲,獲利最豐厚的是一批公募基金,漲到非理性狀態后,大家要在高位讓收益落袋,沖刺年底的基金排名,所以有點擠兌提現的感覺。”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3年11月2日11:31:08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12959.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