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時,搜狗立項,搜狐組建研發中心做搜索。現在看來,我其實是踏入了一個看似很沒有前途的行業,但當時完全是無知者無畏。
那時,搜索已經是一個紅海行業。要知道,在互聯網行業,時間和時機都是非常重要的。百度從1999年就開始做搜索了,我們整整晚了人家4年。而且,這還是一個很少犯錯誤的對手。回頭想,我們當時一頭扎進來,其實是挺危險的一件事情。
從我們自身的條件來講,也不占優勢。一般在創業的時候,需要首先在人、財,物有充分的儲備。但搜狗不是這樣,它只是搜狐內部的研發中心,從體制上,我們沒有那么獨立。這就好像要在一個餐館現有的體制下,用現有的服務員去開一個書店。
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再重新來一次,我會覺得這是一個很可能會走向失敗的事情。但就是因為當時我沒有這么多的想法。所以,盡管有很多不利的條件,但是只要你充分地努力,還是有機會突破的。
具體的突破有哪些?回顧起來,搜狗犯過100個錯誤,做成100件事情,但有5個關鍵的突破影響到現在的搜狗,其中3個是與產品的選擇相關的,2個是與我們的資本結構相關的選擇。
第一個選擇是,我們2003年開始啟動做搜索。那時面臨的問題是,當時搜狐基本上沒有一個完整的技術體系,老板只扔給你6個人頭,而且這里面當時基本找不出一個會寫C 語言的人;同時,我們沒有充裕的資金,很難招到具備很高水平的技術人員。
我們的解決方案就是在清華找了一些兼職的學生。當時搜狗在清華大學附近設立辦公室,挨家挨戶敲門找清華的學生。之所以能這么做,也是從我自身的經歷出發。
我18歲獲得國際信息學奧林匹克比賽金牌,從而保送清華大學計算機系。21歲兼職參與中國最大的校園交友網站ChinaRen的創建。于是,我在清華大學里,和參加計算機編程培訓的學生有很多的接觸,能夠說服他們以兼職的身份加入搜狗;同時,我也能夠理解兼職人員的心態,將心比心能夠對他們有一個鼓勵和管理。
說服了一個兼職的學生,往往能夠帶動他身邊一批人加入。因為自己的好朋友到一個環境里去工作,大家可能愿意一塊去。而且,這樣進來的工作人員,往往不是光講錢和未來發展,看重的是能夠和與自己有共同愛好的人一塊去做有挑戰性的事情。這種心態下,會有更多人愿意投入到這個公司。
那么,怎樣在時間上對他們進行管理?我舉一個簡單例子,上午11點鐘的時候,我就會給他們打電話,問他們,今天中午訂了盒飯,你要不要來吃?學生一聽,免費的午餐,基本上都愿意過來。而且,會11點半的樣子就趕過來,因為12點開飯,總不好12點再來吧。這樣,就能調動一下,就能有效地保證他們整個下午的工作時間。
當然,舉這些例子,不是讓大家去效仿。我只是想說,在一個困難的環境里面,我們總能夠找到一些解決問題的辦法。當然,這種解決辦法要依賴于我們之前設身處地地有過類似的經驗,這是和我們自己的優勢相關的。
第二個選擇是,2005年我們發布搜狗輸入法。表面看來,我們及時發布了搜狗輸入法產品,一經推出就得到市場上很大的好評,立刻將正處于搖搖欲墜狀態的搜狗品牌拯救了過來。但其實,這個過程也并非一帆風順的,是個絕處逢生的事情,在做的時候我們自己隨時感覺有可能會關門倒閉。
但是為什么我能夠做輸入法?第一點,因為當時我們的搜索做得非常不成功,但有了做輸入法產品的能力,因為我們在做搜索的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詞庫。所以,我們把殺雞用牛刀的方式,用到了輸入法產品當中。如果搜索做成功了,我們是不會做輸入法的。第二,正是因為我們沒有百度成功,所以給了我們要一個壓力和機緣,鞭策我們一定要認真對待開發輸入法這樣一個事情。
第三個選擇是,2008年,搜狗開始做瀏覽器。最初提出這個想法時,面對的也是一片反對的聲音。他們認為,瀏覽器是沒有市場空間的。但好在我們最后堅持了下來。其實我們在研發過程當中,有各種各樣的先天不足,包括戰略上的不足、技術積累的不足,但2003?2008年,用了5年的時間,我們還是讓這些產品誕生了。
在這之后,搜狗就經歷了兩次與資本相關的變革。一次是,2010年,搜狗從搜狐分拆出來獨立運營;另一次是,2013年,選擇騰訊戰略入股搜狗。
2010年之前,搜狗還是搜狐內部的研發中心,但是那會兒我發現體制已經變成搜狗發展的最大瓶頸,它意味著你不能充分調動人力資源、財務資源集中為搜狗這一個目標努力。
好多年前就聽到有人對我說,“如果你不是一個獨立的公司,你是做不成這件事情的”,我到2010年的時候才真正認識到了這樣一個問題。但后來發現,這種后知后覺也是一件好事。
人經常說,看世界的時候有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看山是山,很簡單,我們做搜索就做;到后面第三個階段,叫做看山還是山,你終于明白了這件事要做成,背后你需要什么樣的市場環境、競爭力和體制環境。
在這中間還有一個看山不是山的環節。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人們會抱怨體制上的不足,老板怎么會不支持,等等。但我們當時并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就把精力放到了最重要的產品模式上,所以平穩地度過來了。之后才能夠上升到我們在體制上的競爭力。
我前幾天翻看吳曉波寫的《激蕩30年》,里面講到聯想也曾經歷過類似的過程。我們在工作里面因為不懂,而不是因為精通,才使得我們少犯很多錯誤;因為我們熱愛和堅持,才使得我們把所有困難都忘掉。今天的搜狗已經是有2000多人的公司,在互聯網行業里面算是小有規模。同時隨著騰訊的入股,搜狗現在變得更加獨立,也更加能夠有自我成長性。在這3年里我們已經看到,搜狗的收入翻了十幾倍,人員也大概有8倍的擴充,連續12個季度收入保持了23.8%的復合增長率,明年還會有高速的增長。
(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