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華為終端宣布將其原來的產品系列“榮耀”單獨運營,使之成為一個獨立的子品牌,并主打電商渠道。事實上,這并非傳統手機廠商第一次進行“子品牌”的嘗試,在華為之前,中興、金立、聯想等國內領軍的手機廠商就紛紛以各種方式打造出了努比亞、IUNI、VIBE等幾個全新的手機品牌。盡管這些廠商對于子品牌的運作模式各不相同,但它們不約而同另起爐灶的做法也折射出一個現實,即新的市場環境已經開始讓老牌廠商不得不主動應變了。
□探因
互聯網營銷的崛起
雖然這幾個手機新品牌成立時間最長的也不過一年左右,但讓傳統廠商重開爐灶的直接原因,卻要追溯到三年多前雷軍創立的小米科技,“它的運作模式把我們這些做了十幾年的老兵都震了?!?br />
小米成功受啟發
在小米手機出現前,傳統手機廠商比拼的是渠道,以及和運營商的關系。然而,是小米將“互聯網”的概念引入到手機市場當中。盡管在小米成立之初,這些傳統手機巨頭還是對雷軍網上賣手機的方式嗤之以鼻,不建立實體渠道、不打廣告宣傳、價格低得幾乎不賺錢……小米幾乎把能犯的“錯誤”犯了個遍,但最終令人大跌眼鏡的是,小米手機居然大獲成功。
“說實話,小米的產品做得一般,國內任何一家有實力的廠商都可以比它做得更好,但它的運作模式把我們這些做了十幾年的老兵都震了,原來手機還可以這么賣?!币晃粐鴥仁謾C圈的大佬對記者這樣感慨。
“等死一定會死,找死卻不一定會死。”華為電子商務部總裁徐昕泉的話也點出了這些廠商面對新變化,只得求變應對的心態。中國移動互聯網產業聯盟秘書長李易認為,成立新的品牌,嘗試新的運作手法,對于傳統的手機廠商來說,是最有可操作性的“曲線救國”。
站在老牌手機廠商的立場上,并不愿意承認是因為小米的成功使得它們開始轉變思路。例如華為終端公司就多次表示獨立榮耀品牌并不是因為效仿小米,但華為終端董事長余承東在之前介紹榮耀新品手機時就是拿小米做參照“比小米和紅米手機更有競爭力更超值的榮耀手機”,同時榮耀新品3C的798元的定價剛好比紅米的799低了1元,較量意味十足。
而金立的總裁盧偉冰在投資品牌IUNI亮相前就提到“以小米反小米”的觀點,說是在吸收小米優點基礎上,通過補足小米的短板來反擊小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