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外媒體報道,最近,幾家機構相繼調低了對中移動2014年凈利潤的預期值。瑞士信貸的分析師表示,他已經將中移動2014年的凈利潤預測值下調了9.1%,同時將中移動的目標股價下調了6%。瑞穗證券的分析師則估計,中國移動今年的凈利潤將下滑10%。
分析師對中移動營收的悲觀預期出于各種原因,有的考慮到網間結算費用下調的影響,有的考慮到在與蘋果簽署iPhone銷售協議后,高達幾百億元的巨額的設備補貼會拖累中移動營收利潤;當然,在領取牌照后,中移動對4G網絡組建的巨大投資,也是影響利潤的重要原因。
綜合以上原因,境外分析師認為,中國移動2013年的利潤可能會出現自1999年以來的首次下滑。
對業內人士來說,分析師的這一判斷其實一點也不意外。甚至從全球范圍看,中移動利潤的下滑已經來得相當遲了,因為在此之前好幾年,因為互聯網與移動互聯網的崛起,世界各大電信運營商的好日子就已經結束了。運營商的黃金時代早已經一去不復返,2013年,因為成本增速超過營收,全球不少運營商,比如法國電信、瑞典的TeliaSonera AB都公布了裁員計劃,2012年宣布裁員的運營商更多。電信業全球性的業務萎縮即將到來。電信業不景氣的另一個證據是,好幾年前,全球電信設備市場的增長就已經基本停滯。
作為新興市場的典范、全球用戶最多的電信公司,中移動多年來一直維持著利潤增長,直到去年10月才通過財報披露了利潤的首次下滑。這是中移動乃至中國電信業開始走下坡路的重要拐點。
證券分析師的市場預測一般是更多的關注短期因素,事實上,所謂iPhone銷售的巨額補貼、4G網絡的巨大投資,雖然會減少近期利潤,但從長期看并不是壞消息。而真正令人憂心的,則是連中移動自身都很難克服的,下行的“行業大勢”。
從全球電信運營商的普遍命運看,中移動面臨著兩道檻。其一是市場的飽和,人口紅利的消失。移動通訊的興起曾經在全球范圍內造就了一批電信巨頭,但十幾年來,手機的保有量已經超過全球總人口,新的電信用戶為運營商帶來的增收已逐步放緩乃至停滯,中國由于市場特別巨大,增長周期遠超境外,但到如今也已基本飽和;其二則是(移動)互聯網新技術的沖擊,侵蝕了運營商的生存基礎。面對20世紀末開始的互聯網革命,老的電信巨頭們看到的曾經都是機會,嘗到的都是甜頭,比如寬帶費、數據費等新入項的增加。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卻發現,與收獲相比,被互聯網與新技術所摧毀要多得多......
運營商的“管道化”現在已經被喊得耳熟能詳。曾經無比強大的、頻頻被指控為壟斷的電信運營商們正在淪為互聯網企業的網絡管道。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4年1月6日20:10:20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16237.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