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一舟最擔心的問題,還是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人人網從一個SNS公司轉型做SMS(社交通訊)面臨的基因突破困境。
例如讓陳一舟困擾很久的一個問題是:在人人網新版的手機客戶端上,到底要不要自動開放通訊錄?這次的最新版本中,陳一舟采取了一種最折中和穩妥的辦法,將通訊錄置于二級頁,并交給用戶自己選擇。
人人網的探索中,曾經也在升級5.1版本后彈出自動同步通訊錄。當時這一舉動招致無數老用戶的反感,陳一舟最終決定妥協。
社交網絡最重要的是關系鏈,而通訊錄正是移動平臺的關系鏈入口。微信、來往、易信等新的移動IM產品無不對通訊錄入口進行了充分利用。導入通訊錄的那次嘗試,正是陳一舟對于人人網疆界拓展的一次試驗,但這也充分暴露了問題:校園用戶偏多和同學關系的定位決定了人人網難以將同學關系的邊界拓展到職場。
困境還表現在移動端的商業化途徑。首先,中國手機廣告市場嚴重落后于無線互聯網的發展,缺乏第三方廣告監測公司;其次,廣告體驗較差,Facebook可以做到精準的廣告推薦,這需要深耕細作建立大數據分析系統,人人網于2011年開始發力,但技術上仍有差距。
“好在手機天生是付費的產物,移動互聯網收費服務相對比PC機會更大,比如游戲、O2O以及一些增值服務。”陳一舟說。但核心還是需要強大的用戶規模。
陳一舟透露,人人網用戶每月花在網頁上的平均時間是7個小時,但無法回避的問題是用戶群離開學校3?4年后就會流失。為什么一定要強行拓展,而不是把這塊自己最擅長的做到極致?所以,陳一舟下定決心——將人人網重新聚焦到年輕人市場,并期待在移動時代拿到“半張門票”,而職場階段的服務則安排由“人人職場”和“經緯網”去接手。
但如何回歸和深耕依然是個大問題。除了傳統的通訊與新鮮事的融合以及群組功能,陳一舟還試圖通過表情和社交游戲來帶火人人網的App。
在2013年12月中下旬,人人重新回到最初的起點開始了校園開放平臺大賽,并邀請了投資人,扶植校園創業企業。從人人開放平臺創建至今,開放平臺上已經有大大小小的2000多個項目,在新版手機客戶端發布以來的一個月里,也接入了人人打豆豆和果凍連擊兩款游戲,均為人人網獨家運營,并不算是完整意義上的手機開放平臺。至于表情生意,是陳一舟親自關注的,而且這些表情全部免費。
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已經讓很多大公司感覺到了危機。陳一舟認為,人人網成敗的關鍵就在未來的4個月?半年的時間里。而在此時,他終于認清了“產品間的協同效應并沒有想象中強”,“聚焦、變化、堅持”成為他至今感悟到的3個關鍵詞。
(完)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4年1月15日17:42:02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17005.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