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不是所有人都能吃

生活道理評論1,732閱讀模式

魚肉中不僅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人體必需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還含有多種不飽和脂肪酸。但是并非所有人都適合吃魚,有些人吃魚非但不能補充營養,反而會給身體帶來巨大負擔和傷害。據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副主任營養醫師陳超剛介紹,主要有以下四類人群不適宜吃魚。

體質過敏者最好不吃魚

體質過敏者,特別是曾經發生因吃魚蝦類食物引起過皮膚過敏性癥狀的人士,不宜吃魚。魚類中蛋白在進入人體后會作為一種過敏原刺激機體產生抗體,釋放出過敏物質,一般人可以承受而沒有過敏現象,但對于過敏體質的人,則會誘發一系列過敏反應。輕者如皮疹、濕疹,重者出現過敏性哮喘等,表現為呼吸困難、腹痛等癥狀。放置過久不新鮮的魚更會誘發過敏,應特別注意。

創傷者急性期不宜吃太多魚

中醫理論認為魚是發物,所以身體有傷口(尤其是燒傷)、皮膚炎癥、手術前后,不可以吃魚,而現代營養學并沒有這樣嚴格限制,但為了安全起見,應根據自身病情的發生、發展來選擇吃魚。創傷者急性期由于應激反應,導致胃腸道功能減弱,此時對高營養、高蛋白食物未必能消化吸收,這時如果吃較多的高蛋白魚類,就會造成消化不良,反而降低了營養物質的吸收和利用,還會影響傷口愈合,這就是俗話說的“虛不勝補”,所以在傷口發炎嚴重或急性期間,不應吃太多的魚類。

痛風病人急性期不要吃魚

魚、蝦、貝類食物含有較高的嘌呤物質,而痛風病人則是由于人體內的嘌呤代謝失常而引起的。痛風病人急性期不要吃魚,而慢性期間可以限量、少量吃魚,但沙丁魚、鳳尾魚、帶魚、白鯧魚等應禁食。

嚴重肝、腎功能損害者應限量吃魚

魚、蝦、貝類食物含有較高的蛋白質,過多攝入會加重肝、腎的負擔,因此,嚴重肝、腎功能損害者應在營養醫師的指導下,限量吃魚。

總之,不同的患者應根據自身身體狀況有選擇性地吃魚,注意魚的種類和控制攝入量,以免加重身體病情,帶來惡性后果。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2年11月29日13:17:09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1711.html

發表評論

匿名網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確定

拖動滑塊以完成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