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廣東省、深圳市消委會調查顯示,對于通信運營商套餐剩余部分流量按月清零的規定,近七成消費者表示不滿意,呼吁取消或改善。這一消息也引發了市民對于手機上網的網速、資費、信號等問題的集中關注。
對此,記者采訪了深圳某通信運營商技術專家Z先生。Z先生表示,取消套餐月底清零的模式目前在技術上早已沒有問題,而針對香港手機流量為何資費偏低的問題,Z先生認為,這與香港網絡環境配套更完善有關。
焦點1 手機網速為何時快時慢?
現象:本次省、市消委會調查手機上網結果顯示,用戶最關注的前兩個問題是上網速度和信號強弱。生活中,3G手機用戶也時常碰到電話沒信號和網速慢的情況。
釋疑:Z先生介紹說,一個基站用戶數一多并集中使用,這個區域網絡會承擔不了,造成癱瘓。例如每個載頻可支持8個電話同時通話,整個網絡容量就會以此來設計。到峰值時,8路電話同時打,網絡就容易堵塞,這時就要有應急措施。而現在資源最緊缺的就是基站,尤其是跟用戶移動終端最后一公里的基站很缺乏。
另一方面,在深圳很多小區已經光纖到戶了,但是還不能隨便用3G視頻,因為網速達不到。如果以后所有寬帶,特別是最后一公里全部是光纖,進入全光時代,傳輸瓶頸壓力會小很多。
此外,訪問網絡還跟服務器能力有關,有的服務器管理好,運營就快。但有的服務器老舊,一熱就宕機,就會變慢。還有的服務器內存占用較多也會慢。
焦點2 為何香港手機資費偏低?
現象:香港人阿文告訴記者,某通信運營商推出過一種套餐,每月僅需68元港幣(約折合人民幣55元)可以享受1700分鐘語音通話、1000條短信和本地無限上網。額外本地通話收費網內每分鐘0.9港幣,額外短信網內每條0.2港幣。
釋疑:“不同城市策略不一樣,使用環境有區別,這是技術問題,涉及網絡容量大小。”Z先生解釋:一個基站按載頻計算,每個載頻支持多少用戶的并發,會有一個話務量計算方式,一個普通用戶大概使用多少流量會有一個估值,這個量按用戶平均使用流量,而不是最高流量來估定。載頻配置模式不同,用戶并發量也有大有小。這就是為什么有的地方信號好,有的地方信號差。
香港與深圳在手機流量收費上存在的差異,也跟運營商在兩地使用的制式不同有關。在深圳一般使用TDSMA制式,在香港采用WCDMA制式。TDSMA制式是全球新技術,尚未成熟,建設成本高,而WCDMA制式是全球通行制式,技術成熟穩定。兩種制式之間收費差距約一倍。
Z先生還介紹,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4年3月28日17:41:00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21147.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