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半途而廢開始又一個新政策,讓不少人都無所適從。“陳年是個非常有想法的人,他有魄力、對工作有著很強的把控能力,同時又能把營銷工作做得非常好。陳年擁有很好的團隊,但在細節處理上或許顯得過于事必躬親。像300支的襯衫,包括原料選擇、工廠加工,他都要親自去談,這么多瑣碎的東西都由一個人來做,那么他哪能有更多的時間做別的東西?”
“在互聯網圈做生意有兩種選擇,一種是互聯網缺什么我做什么,一種是大家做什么我做什么。盲目跟風會導致策略失誤,而應該回歸消費者,讓消費者去決定他們需要什么,這樣才能獲得市場的認同。”談及服裝經營時,某知名服裝品牌高層如是說道。而反思過后,凡客也正逐漸走向以商品為本質的初衷。凡客相關負責人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七年前凡客就在做襯衫,當時就想嘗試做一款最好的襯衫,而之后凡客走了很多彎路。正視自己后,凡客回到了初衷,準備著手做極致的商品。
易觀智庫分析師卓賽君指出,從大體量的規模化方向走向小米化路線,凡客需要經歷一個艱難的轉型期。最新一輪1億美元融資的確有助于凡客實現東山再起,但其在今后的發展中仍要注意精簡內部結構,在產品質量與服務上多做文章,這樣才有可能重新喚醒自身的品牌效應。
凡客體輝煌不再
員工離職潮接連不斷
凡客于2007年起家,2010年滿大街、滿網絡的“凡客體”伴隨著韓寒的“無所畏”大紅大紫,成為無數年輕人追捧的對象,凡客自此迅速膨脹,2011年甚至將2015年的銷售額定在了1500億元。但令人遺憾的是,短短一年時間,凡客就由個性品牌淪落為與地攤貨無異的低端商品。
從紅遍大街小巷到無人問津,凡客在短短五年中經歷了大起大落,又再度站在命運的十字路口。收到老友雷軍領投的1億美元救命錢后,凡客創始人兼CEO陳年再度直面過去盲目自大的自己,并表示要讓凡客做出令人尖叫的商品。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和辦公地點的變遷,一些與凡客一起經歷風雨的老員工也因為種種原因選擇離開。不過在記錄者面前,他們都是凡客變遷的親歷者與見證人。對于前任東家的轉型,離職員工或許更加旁觀者清。
“2011年初我來到凡客進入產品研發部門,那時正是凡客最輝煌的日子。”李想如是說。在他眼中,凡客完善的輪崗制度讓他受益匪淺,也對公司更加了解。“那時凡客正處于風口浪尖之上,無論我們做出多少商品,都能很快賣出去。我們相信,無論凡客做什么,都會做得很好。”而正是基于這一點,凡客在2011年開始了大規模的擴張——無論在人員還是產品線上。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4年4月1日11:56:31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21303.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