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艾瑞電商監測產品iEcTracker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手機線上累積總銷量達到4280.3萬臺,銷售額663.9億元,月均銷量356.3萬臺。
京東算是最直接的一個推動者。2013年11月,京東與中興聯手推出了“JD Phone計劃”,共同發布“大牛”(nubia Z5S)和“小牛”二代(nubia Z5S mini),兩周內拿到了350萬臺的預約,最后成功轉換的銷量,加上此前數月的積累,構成了努比亞2013年近百萬臺的銷售業績。
京東在小試牛刀后,又逐漸將華為榮耀3C、諾基亞(7.34, 0.04, 0.55%)X、金立IUNI U2、牛魔王(nubiaX6)納入JD Phone計劃,以平臺作戰的形式叫板小米及其他電商平臺。
記者觀察:互聯網手機賺眼球容易賺錢難
盡管目前各大廠商推出的針對互聯網渠道的手機品牌已經滿天飛,但是真正要轉換成真金白銀,卻并不是那么容易。
在市場容量方面,小米這樣的先來者已經沒讓市場容納下太大的空間,過多的互聯網炒作已經讓消費者產生了審美疲勞。
以羅永浩為例。
錘子科技創始人羅永浩4月14日通過其個人微博(20.24, 3.24, 19.06%)發布消息稱,
錘子科技在上月底已經完成B輪1億8000萬元融資,并宣布他精心打造的錘子手機最終發布日期:5月20日,售價3000元左右。不過,這個時候與一年前相比,網民對于錘子手機的新鮮感和興奮度已經大大下降,微博上轉發和評論錘子手機的內容也大大降低。
另一方面,通過跟電商合作來推廣手機品牌的成本其實并不比傳統渠道低。
TCL集團副總裁、TCL通訊COO王激揚在前不久的一個論壇上就對媒體表示,與大電商合作成本并不低。他認為,小米、紅米在網上炒熱,在大紅大紫后再線下加價出售以獲得利潤,又或者是透過與運營商的合作以獲取補貼盈利,并非完全依靠電商獲利。
目前電商渠道手機品牌多與京東合作,京東大約需要抽取5%的利潤。很多在業內炒得火熱的電商渠道手機品牌,實際上只是在業內熱鬧而已,在普通消費者心中缺乏認知度。“如果京東商城等電商巨頭不給這些品牌導流量,很多電商渠道手機品牌單純憑借自己在官網銷量,根本就賣不出幾臺。”
由此可見,互聯網手機要取得長遠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4年4月21日13:02:36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22135.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