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國外手機芯片企業高管到中國后學會的第一句中文,不是“你好”,而是“性價比”。這是一個讓國內手機企業又愛又恨的詞。一方面,占國內手機市場過半份額的低價手機一直是國內品牌的主要領地,但另一方面,低利潤與強競爭也往往讓國內企業苦不堪言。如今,隨著電商渠道的壯大,一種新的千元手機——電商手機逐漸成為國內手機品牌角力的主戰場,但它們同樣面臨著難以突破的困局。
現狀:狂歡背后的無奈現實
此前一個月,用“打雞血”來形容國內手機廠商們絲毫不過分,這些廠商用一款款高人氣的話題手機產品,密集地轟炸著國內的手機市場。從中興號稱“兩彈一星”的天機GrandSII、紅牛V5、星星一號,到努比亞的X6,再到聯想的黃金斗士S8,以及“不將就”的一加手機……短短一個月,就有近十款手機新品撒著歡兒奔向消費者。拼宣傳、拼粉絲、拼人氣……不僅一般消費者感到眼暈,就是手機圈里的人都覺得應接不暇。
不過,在這場熱鬧紛呈的狂歡背后,卻隱藏著一個令人無奈的現實,這些被賦予各種光環、各種昵稱的明星新機,價格卻并不驚艷。這些手機中,除了努比亞的X6定價為2999元,其他價格都在2000元以下,甚至有一半價格都不足千元。
這并不是最近才出現的情況,
事實上,從去年底開始,國內幾家主要的手機廠商就開始了新一輪的價格拼殺。一時間,僅僅是千元以下的手機市場就擠進了太多的競爭者:酷派大神F1、華為榮耀3C、聯想S8、紅米note、TCL么么噠……這些手機們都有著非常相似的關鍵詞:聯發科八核處理器、七八百元的價格、出眾的硬件配置、主打電商的銷售渠道,堪稱“性價比神器”。
“大家拼得太厲害了,這個價位段的產品利潤空間已經被壓至極低,做得實在沒有意思。”一位國產手機廠商內部人士這樣抱怨道。但是他同時也承認,這部分市場的需求很大,各廠商都是必爭的,甚至千元以下的市場已經成為某些國產廠商業務的重中之重。京東(滾動資訊)商城副總裁王笑松介紹,目前京東售出的手機中,有60%甚至更多都是千元以下產品,在線下渠道,這個比例也差不多。
“大家拼得太厲害了,這個價位段的產品利潤空間已經被壓至極低,做得實在沒有意思。”
電商讓競爭更加慘烈
實際上,消費者對于千元手機這個概念并不陌生。從3G時代開始,在電信運營商的主導下,以低價格換高銷量的產品運作模式就開始出現,這種模式也讓華為、中興、酷派、聯想等國內手機廠商憑借銷售放量成了行業的領軍者。“如果銷量不過百萬部,
- 本文由 米粒 發表于 2014年4月26日15:03:12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22427.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