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將迅速實現這些技術和車型的市場化,還有純電動車已經研發成功,準備擇機推向市場。上述車型混動技術和純電動技術,雖然經過9年研發,但主要來源于沃爾沃。吉利聲稱自己的新能源產品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從未有過的自信,來自于對沃爾沃技術的移植和吸收。在此之前,吉利還低調順手收購了一個電動汽車企業。既然如此,基礎日漸雄厚的吉利不需要特斯拉,更不甘心逐漸強大的自己被特斯拉吞下。大不了競技場上一較高下。這樣看來,李書福拒絕馬斯克的約見,就在情理之中了。
最先開始新能源和傳統能源并駕齊驅的中國汽車企業比亞迪,更有圖強之心,十數年前就放言要通過電池技術,“廢掉傳統變速箱”,一直在與國外電動車賽跑,并與國外汽車企業合作研發電動車騰勢,即將推向市場。比亞迪白手起家研發的電動車經深圳出租車大面積實驗,反響很好,其混合動力產品比亞迪秦,官方0-100K m /h加速(s)5.9,國內同類車型銷量第一,今年前三個月的銷量超過去年全年。此次北京車展,比亞迪在雙驅戰略基礎上提出542戰略,將后續新能源車型性能指標設定為百公里加速5秒以內,全面極速電四驅,百公里油耗2升以內,從性能、安全、油耗三方面重新定義汽車標準,
并聲稱助力中國汽車工業實現“彎道超車”。企業正值潛力釋放期,多年耕耘今朝收獲,其技術路徑與特斯拉不同,比亞迪長于電池研發,特斯拉長于電池管理整合技術,二者缺少技術融合度和契合性,一旦合作,技術只有交叉沖撞,難有疊加。比亞迪也不需要特斯拉,只能把特斯拉視為不可掉以輕心的競爭對手。
特斯拉最有可能合作的企業,是有一定規模和實力、缺少電動車資源的企業。在中國100多家企業中,這樣的企業還不難找。
4月23日的上海交車儀式透露,浦東新區人民政府與特斯拉簽署的合作協議中說,遠期將優先在浦東設立汽車制造廠。此言耐人尋味。遠期,優先,是一種意向性合作,但目前為止任何外資品牌在中國生產,都離不開合資的形式,而浦東新區,顯然沒有可以合資的汽車企業。平地起高樓的“設立”工廠,采用合資的方式,將很難。
特斯拉已經明確3- 4年之內在中國建廠生產特斯拉產品,這將倒逼其加速尋找合作伙伴。這將是特斯拉下一步的最大懸念。
如果準許特斯拉和國內企業合資合作,中國有關方面至少應該提出一定準入條件,其中就應該包括設施聯網通用,特斯拉的所有超級充電站,面對國內各電動車、混動車品牌免費開放。當然,中國企業的充電設施,也應該為特斯拉免費開放。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4年5月6日17:35:48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22728.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