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琪說當初在轉型時,他告訴董事會成員可能在面臨流量的近半下滑,但目前來看移動端的發展比他自己想像的還要順利。
第一,交易更易完成。他說過去做導購時,移動端完成交易,只有兩種方式,要不就是跳到淘寶的APP,要不就是跳轉其他網頁,而現在做電商平臺這些完全不成問題,用戶直接在APP上面就可以完成交易。
第二,移動數據優于PC端。目前移動端,雖然流量沒有PC端的多,但是卻占據總成交量的60-70%,而且用戶的月均回訪次數是PC端的4倍,DAU日活躍用戶也達到300萬左右。可見的未來,基本上可以達到移動端每日10萬個訂單,銷售額會達到1000萬。
走“啞鈴”模式:社區到電商,流量貫通
陳琪說,早在創業初期他就堅信社區化、娛樂化一定會與電商相結合,穿著運動裝的他用啞鈴這個器械很形象地向我們解釋了為什么。他說啞鈴的兩端是社區與電商,社區有流量但變現差,而電商需要流量形成銷售,中間的管道就是將社區的流量輸送到電商。
他也將自己創業以來三個產品梳理了一遍,以見“啞鈴”模式的邏輯:卷豆網,一個社區流量轉化的工具,也就是中間的管道;導購性質的蘑菇街,管道加社區;現在,社區、管道、電商的一體化。
垂直電商還有得做嗎?
蘑菇街的轉型,面臨一個背景、一個疑問:
一個背景:近年來垂直領域一直形式不是太好。從年初的凡客,到近期的樂淘網,出現不同程度的危機,樂淘網甚至已經傳出易手的消息,而且劉強東在“2013年電商總結”時說,“在現有格局下,打造一個全新電商平臺的時間窗口,基本上已關閉。移動電商還有機會。垂直電商的機會已經為零?!?br />
一個疑問:蘑菇街為什么不是自主品牌加平臺的模式?因為如果做自主品牌,第一利潤更為可觀,第二,對于蘑菇街的品牌塑造也是有相當的好處,第三,蘑菇街有近7000萬用戶,蘑菇街平臺電商去年11月剛上線,許多商品還是零購買時,“雙十一”當天成交量就突破1800萬,足見其品牌認可度之高。
陳琪的回答如下:
行業紅利存在,垂直領域就可以做
陳琪說,蘑菇街在垂直領域只集中于女性時尚消費,目前只是服裝,他認為只要行業紅利存在,垂直領域就會有所成長。他以房產為例,搜房網是垂直的,新浪、網易這些門戶網站都有房產頻道,但單獨一個頻道不可能掌握將那么多資源都掌握好,所以足夠大的市場下,搜房網可以活得非常滋潤。這個道理放到蘑菇街集中的服裝領域也是如此,而且服裝同時也是一個毛利比最高品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