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 mini的表現證明,蘋果的確采取了明智之舉。上市第一年,iPad mini銷量就占到iPad總銷量的60%,但是在當年第四季度,這個比例降至30%。
2010年,喬布斯曾經表示:“7英寸平板是一種處在中間狀態的產品,與智能手機競爭,它尺寸太大,與iPad競爭,尺寸又太小。”
庫克還在iPhone業務上采取了同樣的戰略,但收效甚微。事實證明,客戶寧愿花高價購買iPhone 5s,但不愿購買廉價的iPhone 5c。但庫克愿意讓客戶擁有更多的選擇,這將提高蘋果產品的銷量,蘋果股價也就因此受益。
二、市場形勢所迫
全球PC市場增長放緩讓蘋果本來增長不佳的PC業務面臨更大的困境。在全球市場,蘋果電腦已淪為一個小眾市場產品(主要面向設計等行業用戶,大量用戶是忠實于蘋果品牌的果粉),其市場份額和聯想、惠普、戴爾三巨頭根本不在一個數量級上。
蘋果的臺式機電腦業務也已經成為夕陽業務。2012年,蘋果曾經對一體電腦進行重新設計,但是此后以來的銷量,并未達到蘋果的預期,主要的原因就是定價太高,缺乏市場競爭力。
這不是蘋果第一次對iMac產品價格進行調整。4月29日,蘋果更新了MacBook Air產品線,處理器性能小幅升級,128/256 GB硬盤的11寸版本MacBook Air售價6288/7788元,13寸售價6988/8488元。相對上一版7388/8888元及7988/9688元的價格有不小降幅。
據蘋果剛剛公布的2014年第二財季財報顯示,Mac在該財季全球銷量為413.6萬部,同比增加5%。之所以能取得這樣的成績,與蘋果的促銷政策不無關系。此前蘋果每臺iMac的折扣高達150美元,促銷力度空前未有。
嘗到“價格戰”甜頭的蘋果最終順勢而為,推出了低配版的入門級iMac。
三、利潤并未受到影響
由于在硬件配置上做出調整,蘋果在銷售廉價版iMac時,不會對公司的利潤水平產生明顯的負面影響。
廉價版iMac的CPU熱設計功耗僅為15W,集成核顯HD 5000,沒有獨顯。這要比此前最低端的配置差很多。硬盤容量也從1TB減半至500GB,轉速仍為5400RPM。內存還是8GB 1600MHz,但是類型從標準的DDR3變成了低壓移動版的LPDDR3。
所以,一方面能夠滿足一部分消費者的需求,另一方面能夠擴大產品銷量,增加市場份額,同時也不會損害蘋果的品牌和利潤水平,蘋果推出廉價版iMac看起來似乎是多贏的選擇。不過依靠更加簡單直接的價格戰而非研發創新來推動產品銷售,說明蘋果不希望在PC業務上消耗過多精力,而是把重心轉向了更加重要的移動產品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