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作虎對于接下來的產品規劃也能看出這種傾向,他透露,一加以后的產品節奏是一年一到兩款產品,定價不同,而且定位也不同,絕對不是簡單的高配和低配的概念,其實更類似于Macbook Pro和Macbook Air,會是各有特色的兩款產品,盡管在價格和配置上有區別,也絕不是把價格作為主打特色,而是強化其他的功能點。
某種意義上,這種策略對一加是一種保護,一旦試圖打造全產業鏈,那么一加的敵人將從手機廠商擴大到互聯網巨頭,這對缺乏軟件能力和互聯網背景的一加來說并不合算。他透露,在應用層面上,肯定要和互聯網巨頭合作,盡管接下來會開發自己的ROM,但會如蘋果般克制,不胡亂添加各種功能。
“一切以用戶舒服為準,已經有那么多的應用了,我們沒有精力重復開發,也沒把握就比人家做的好”。
克制的野心家
對產品的極端自信和商業上的極度克制是劉作虎的一體兩面,盡管開局良好,但他在給工廠下9月的訂單時(手機行業一般需提前三個月備量)卻只敢預定30萬臺的量。用他的話說,銷量確實超出預期,但預約不等于實際銷量,只能說一加已經撐過了第一個門檻。
“誰不想多賣,但要循序漸進,養活團隊需要做到500萬的量,過得舒服要千萬級,但線上品牌沒有渠道可以壓貨,一旦壓不住欲望,庫存賣不出去就要反復降價,就是對品牌的永久傷害”。
事實上,劉作虎的擔心并非多余,近期已經有互聯網手機因庫存問題而反復降價,新興的手機品牌往往過于相信品牌的力量,反而會被自己的自信所傷害。
劉作虎的克制與野心還體現在一加的海外策略上,他對海外市場的渴求由來已久,早年間在美國做藍光播放器和在東南亞做手機的經歷,讓他對開拓海外市場的步驟輕車熟路,早在創業之前,他便先獲得了CM創始人Steve Kondik的支持,這讓一加收獲了海外主流科技媒體的關注。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4年6月30日19:47:59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25147.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