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操作系統紅旗去年就陷入了財務危機,現在正以1800萬的底價尋求出售。同時,韓國那邊爆出了抵制微軟,開發國產操作系統的消息。
作為現代人數字化生活的基礎,操作系統其重要性不言而寓。操作系統是人與機器之間的翻譯,他將機器的語言翻譯成人們可以方便操作的圖形、文字。同時又將人的需求,翻譯成機器指令以便處理。人和計算機硬件的所有交流,都通過操作系統這個中間人進行處理。
人不喜歡讓一個陌生人掌握著自己的命運,于是就有很多的國家機構前仆后繼的開發自己的操作系統。但真正的成功者卻寥寥。目前市面上可見的主流操作系統供應商估計用一只手就可以數過來了。
為什么開發一款操作系統就那么難呢?
1、極度復雜
微軟2005年發布的Windows Vista的代碼行數為5000萬行。我們以一張A4紙打印30行來計算,Vista的代碼打出來有166萬頁。
另外一個主流的操作系統Linux的核心代碼在2008年的時候也達到了1000萬行。這只是其基礎系統的統計,如果算上圖像化界面等外圍系統,其代碼規模不會比Windows少太多。
2、耗資巨大
商業周刊曾經對Vista的開發費用進行了估算,預計其所花費的研發費用超過了200億美元。200億相當于人類史上最偉大的科學計劃之一“阿波羅登月計劃”的費用。雖然時代不同,但要知道微軟是一個商業公司,而“阿波羅計劃”是美國動用了一國之力才得以支撐的科研項目。
Linux雖然是一個開源免費的操作系統,但免費并不代表沒有成本。相反,全世界非常多的個人組織都對Linux開發進行了的大量投入。2008年,Linux基金會的一項研究表明,發Linux社區發行版Fedora 9要花大約108億美元。這個費用并不比微軟的操作系統所花費的費用低太多。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4年7月3日01:34:27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25236.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