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國人對智能手機的依賴程度的日益提高,專業致力于解決上癮和情感問題的康復中心指出,移動設備正在讓某些壞習慣變得更壞。
“智能手機這種工具會讓上癮問題變得更加惡化;或者是,人們會利用這種工具來回避對上癮問題作出應對。”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紐波特海灘的“晨畔康復中心”(Morningside Recovery)的執行理事喬爾·愛德華茲(Joel Edwards)說道。
愛德華茲的這番話并非空穴來風。據市場研究集團comScore報告顯示,截至今年5月份為止,大約1.69億美國人都已成為智能手機用戶,這意味著智能手機在美國市場上的滲透率達到了70%。而根據美國聯邦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P)本周公布的數據,在接近30歲的美國年輕人中,將近三分之二人的家里沒有座機電話。
“在我們經手的病例中,越多越多的病例都在根本上與智能手機有關。在這種技術出現以后,成癮癥比以往任何時候都發作得更快,發作的密度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高。”愛德華茲說道。
分部遍及美國各地的行為健康公司Elements的臨床研發高級副總裁羅伯特·維斯(Robert Weiss)則指出,移動設備會給人們帶來三個“A”:accessibility(可獲得性)、affordability(可購性)和anonymity(匿名性)。“在1998年,你不得不驅車到一個令人作嘔的地方去看色情表演,內心盼望著沒人看到你。”他說道。“而在今天,你只需要隨后說一句:‘Siri,來點兒帶色的’就行了。”
愛德華茲則補充稱,毒品販子都知道,“我在紐波特海灘,想要點兒煙堿或420”這樣的在線信息指的是黑海洛因和大麻;然而,這樣的“密碼語言”早已不再局限住毒品販子的圈子里,而是為大多數人所知。“就連毒品販子也會偶爾打個盹兒,但人們能很容易地彼此聯絡,從而為滿足自己的毒癮。”
與此同時,智能手機還在游戲、社交網絡、色情和性等上癮行為中扮演著主角,華盛頓州Fall City康復收容中心“重獲新生”(Restart Life)的聯合創始人希拉里·凱什(Hilarie Cash)說道。“重獲新生”會對18歲以上的男性成癮癥病人進行治療,并提供為期35到90天的“收容”服務,目的是讓成癮者在此期間戒絕社交媒體,并幫助他們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
凱什表示,在“重獲新生”所接待的成癮者中,大約95%的病癥都與游戲有關;不過,這些患者的病癥中時常也會混入其他一些問題,如色情或社交網絡等。她說道:“一部智能手機在手,你隨時都可以做那些事情。”對于這一點,維斯也表示贊同,他指出:“上一次文化變革是在大街上發生的。但這一次則要安靜得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