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顯
實驗室里的精英
其實,配置不高也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亮點。不久前,名不見經傳的億思達公司推出了號稱全球首款的全息手機takee。所謂全息,指的是用戶在看手機屏幕時,能產生立體的效果。圖片文字或視頻仿佛“躍然屏上”。全息顯示技術實際上是通過攝像頭追蹤人眼的視角位置,再通過特殊的指向性顯示屏幕將左右眼的立體圖像精準投射到人眼視網膜中。
其實在takee之前,大洋彼岸的亞遜公司發(fā)布的Fire Phone,主打的也是全息技術,它通過5個攝像頭來追蹤用戶的視線,并營造出全息的效果。一位不愿具名的國際手機品牌研發(fā)人員向南都君表示,在沒有內容產業(yè)支持的情況下,全息屏顯不是一項很實用的功能。就像過去的裸眼3D屏顯,日本夏普和國內的卓普都把其作為重點功能來宣傳,結果沒激起半點波瀾。他認為,全息和裸眼3D都屬于實驗室里的精英,看著很炫,但沒什么實際應用價值,單純靠硬件技術肯定沒戲。
拍照
最熱門也最折騰
三防做不了主角,結果做起配角來大放異彩。而另一項非智能功能恰恰反過來,它本來是配角,結果越玩越復雜,頗有主角相———那就是拍照。
十年前,手機拍照還是個小玩意兒,現在卻幾乎干掉了整個片式照相機市場。你也許會說,現在的手機拍照升級,不就是不斷提升像素、擴大光圈,再做些諸如美顏的小特效。的確,這是拍照升級的大方向。但同樣有些不起眼的小改變,讓手機拍照的未來又折騰出了新的可能。
首先是更貼近專業(yè)相機的配置提升,比如VivoX shot加入了光學防抖,三星Galaxy K ZO O M加入了光學變焦。手機?相機?界線更模糊。其次是一些“怪異”的創(chuàng)新配置,比如HTC one(M8)背面有兩枚攝像頭,目的是拍出更具景深感的照片,模擬單反的效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