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此,這家公司很早就著手準備。
自工業和信息產業部2010年年底批復同意TD-LTE規模試驗方案到2012年,中國移動在全國建設了2.2萬個基站。設備商、終端商和芯片商們從兩年前就開始跟隨中國移動的布網進度做配合測試,三星、華為等公司早早為移動的4G成立了專門團隊。
今年,這一力度變得更大,華為在國內負責運營商業務的1萬人都不夠分配,還得從其他部門動員人來支持。“華為內部是有一些資源池、后備隊,這些人本身就是全球調配的,現在相當于把能投到國內LTE建設的都投入進來了,”一名華為總部人士告訴記者。
直到2012年才開始在杭州、深圳、廣州等城市開始小規模試應用。今年又在浙江和廣東率先推出的4G試商用。與之相隨的市場宣傳鋪天蓋地而來,這些廣告的核心是中國移動即將在12月18日推出的新品牌“and和”,但關于它的信息卻在11月初就被推向前臺。在全國15個試點城市,許多地方的移動營業廳從上個月就可以辦理號碼升級、體驗套餐以及買到4G手機。
但是,中國移動又很快陷入了一個新的悖論之中—越早讓4G時代來臨,它便越快地被拖入一場更激烈的戰爭中。在這里,一切游戲規則都改變了,但那個主導全局的人顯然已不是它。這情況甚至比3G時代還要糟糕。
看看網速從2G到3G之后,這個世界發生的變化吧。運營商們賴以生存的語音業務逐漸向數據業務轉移—后者將成為決定其未來的主要因素。智能手機變成了個人計算的中心,這讓iPhone有機會顛覆了傳統手機產業,智能手機及其生態圈中的各種App帶來了一個無比繁榮的移動互聯網,它直接把互聯網上的服務商引入了移動通信產業。
中國移動的競爭對手不再是狹義的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而變成了數不清的互聯網公司,那可能是Google、Netflix,也可能是BAT、360,甚至更多小而靈活的創業公司。
優酷土豆總裁古永鏘[微博]不無深意地對《第一財經周刊》說,“我們已經不是個視頻網站了?!弊鳛橐粋€視頻服務商,優酷到的事實是,4G來臨后,明年手機很多新的移動終端會進來,這意味著多屏用戶不會停留在6個億的數字,對于優酷而言,這就是要進入的市場。
對比簡陋和慢速的2G時代,運營商很容易把控入口,所有SP服務都要經過這一環節,但到了3G和4G時代,運營商卻很可能淪為一個賣流量的基礎設施提供者。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3年12月17日13:02:25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15153.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