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諸多民營快遞公司摩拳擦掌沖刺IPO的時候,12月27日,中國郵政速遞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EMS)意外宣布退出IPO。此前,上市已被外界認為是鐵板釘釘。據EMS官網發布的官方說法,退市理由有二:“主動應對市場競爭的決策”以及“冷靜面對資本市場的選擇”。
昨日 (12月29日),記者采訪的多位業內人士表示,看似“主動”退出IPO的背后,實則是整個快遞行業發展現狀的倒逼,尤其“以資本換市場”主導的“價格戰”已經升級到一個空前激烈的狀態。
“對這個時候的快遞公司而言,市場份額與利潤,就好比魚和熊掌不能兼得。”申通一位管理層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比喻道。
如果上市,迫于對上市公司利潤的要求,要么公司在價格戰等諸多市場策略方面受到制約,要么存在業績變臉的風險。如果不能充分融入市場、適應市場,即便上市,未來的公司競爭力也會大打折扣。
主動撤回IPO
據證監會官網12月27日發布的《2013年度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申請終止審查企業名單》,EMS是在12月20日正式終止IPO。
EMS于2010年6月成立,2011年8月向中國證監會提交了發行上市申請,并于2012年5月4日通過了證監會發審委的審核,但隨后被“中止審查”。當時,處在風口浪尖的EMS一度被指或存在重組改制方案帶來關聯交易的隱患;因4家子公司未經審計納入2011年報,其招股說明書也被指存在明顯的審計漏洞。直至2013年7月,經過系列整改后的EMS才又重新 “通過發審會”。按照EMS官網稱,準備上市的過程經歷了5年多。
EMS在其官網強調,近幾年快遞物流市場、資本市場和監管辦法都發生了重大變化,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為提高自身應對市場競爭的能力,經過慎重決策,選擇主動退出IPO的戰略調整策略。在EMS看來,這樣將更加有效,更適合網絡型企業特點。
“考慮到實施上述重大調整將影響到上市進程,因此股份公司主動撤回IPO申報材料。”但EMS也同時表態,待調整到位后,根據市場環境的變化還會再擇機進入資本市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