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整管理模式 EMS改制轉型再提速
從EMS的官方表態來看,“應對市場競爭”成為EMS主動退出IPO最為核心的關鍵詞,但究竟如何應對市場競爭?據EMS官網消息,調整主要包括將組織架構由原來的“母子公司制”調整為“總分公司制”;根據經營需要,對直營區域范圍、管理層級進行市場化的調整。
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的一位研究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通過機制的調整,從“母子制”到“總分制”,最大好處是加強總部對下面的掌控力度,使企業更好地配合內部資源,提高管理的一致性。另一方面,這對EMS來說也是“以退為進”的市場轉型再提速。
“快遞不同于其他行業,網絡化經營、協作化生產的特點,不宜采用分散化的母子公司經營模式。”上述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改制為總分公司以后,更加有利于EMS的市場轉型,比如產品鏈的調整,管理模式的調整,包括基礎設施的建設都會更加有力。
具體而言,據記者了解,分公司不是獨立法人企業,但可以獨立經營、獨立核算,其全部資產屬于總公司。在網絡組織、經營策略、財務收支上的統一運作會更加便于規模經營,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另外通過總公司對分公司的授權、委托經營,可以最大限度地調動各分公司的積極性。
無疑,EMS改制的最直接目的就是希望可以建立對市場更加靈活的反應機制,否則在與其他快遞公司的競爭中總會顯得行動遲緩。
事實上,據記者了解,2010年之所以成立EMS,也是源自國內速遞市場競爭帶來的壓力。當時,低價格就已經成為民營快遞公司奪取市場份額最有力的武器。在競爭對手的夾擊中,EMS給人高價格、低服務的印象,對競爭對手難以形成有力的威脅和制衡。一向被指在價格和效率上競爭力不足的EMS近兩年也確實頗下工夫,屢番降低姿態,貼近市場。此前有EMS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EMS沖刺上市,短期內最直接的目標就是更側重改變公司形象,尤其是促進市場化的轉型,而非圈錢。
EMS退出IPO民營快遞上市增不確定因素
EMS主動退出IPO,是否會影響民營快遞上市的積極性?是否意味整個快遞行業的IPO將急剎車?
長期關注快遞物流投融資的鐘鼎創投董事總經理、合伙人湯濤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EMS主動退出IPO對行業不是好事情,整個行業未來上市步伐的不確定因素也會因此增加。
行業調整正當時
在湯濤看來,行業本身正亟需一家標桿企業來樹立標準,尤其“奪命快遞”事件已暴露出行業系列難題。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3年12月30日11:36:27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15890.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