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銀行業人士也說,大客戶金融服務還是要靠銀行,“如果阿里、微信今后都做大客戶了,而不是銀行金融的補充,與多開一家銀行又有什么兩樣?而一旦他們變成了銀行就失去了互聯網創新的本質,那這種轉換的意義又何在?”
互聯網金融能否顛覆銀行,抑或成為銀行傳統業務的補充?這類似的激辯聲中,中央財經大學教授黃震認為互聯網金融是在融合中來推動整個中國的發展,不僅是金融和互聯網的融合,還會往底層滲透出現互聯網金融電商的融合。
互聯網貨基產品的銷售如火如荼,余額寶半年時間2500億的銷售令市場震驚,微信理財通最近火熱推出更加劇了互聯網金融的熱烈程度。不過,與銀行年銷售20多萬億的理財產品規模相比,互聯網還難以撼動銀行作為金融業老大的地位。
盡管如此,銀行的不安全感與日俱增,互聯網不按常理出牌,雖然無法獲得銀行牌照,但未來誰知道會通過什么方式曲線闖入銀行領地,直到動搖銀行的大客戶?如阿里的小貸業務,雖然只能通過自有資金進行放貸,但是資產證券化即可以為其加杠桿。下一步互聯網金融又會出現哪些新花樣?未知的才是可怕的,對于銀行來說,一場互聯網金融的反擊戰拉開了,而結束卻遙遙無期。
(完)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4年1月25日13:33:33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17911.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