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速途網由2009年4月成立,到今天正好五周年了,和許多創業同伴一樣,五年來一路且行且反思糾錯,在爭議和懷疑中,至少我們走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媒體之路,至少我們由3個人變成了今天的上百人,反而眾多曾經高大上的那些媒體,燒著投資人的錢不知不覺就沒有了蹤影。
速途網4月3日特稿(主筆:丁道師)2014年3月29日,我參加了由IT時代周刊組織的一個自媒體活動,分享了我們在自媒體領域的一些看法,以及做的一些事情。其實,去年這個時候我就可以分享《關于傳統媒體轉型自媒體的干貨分享》這樣的內容了,并且闡述和今天一樣的觀點。不過當時筆者就職的速途網剛剛開始進行自媒體的嘗試,如果彼時貿然發聲,不是最好的時機。
到了2014年的4月,可以拿一些數據來說了。當然,圈里面大家都喜歡拿數據說話,比如網站流量、微博粉絲、新聞客戶端訂閱來彰顯自己的成功與否,但這些數據我們作為從業者都知道是可以刷出來的,唯一不能刷的我認為就是你這家媒體有多少人了,一家媒體的人員數量基本可以體現媒體的實力。到今天,速途的員工數量突破了百人規模,我相信這個數量在中國同類型媒體里面是排名第一的,
至于收入方面雖然老板沒有公布,但我感覺在同類型媒體里面,生存狀態也是很好的,要不然100多號人早就餓死了。
在我看來,微信、微博、新聞客戶端等媒體平臺盛行的時代,不僅僅電臺廣播、報紙雜志、電視臺這樣的平臺算傳統媒體,我們這批網絡媒體也算是傳統媒體了。大家都知道要轉型擁抱新媒體,但大部分的傳統媒體仍然沒有付諸實際行動(搜狐網首頁N年沒有變化可以看出傳統媒體的轉型難度何其之大)。速途網從2013年初開始嘗試轉型,在做了一些成績后,我們在2013年底全面宣布轉型自媒體,所以很多人在去年底看到了這樣一篇新聞《社交網站速途網轉型“自媒體”》。在我們宣布轉型之后,業界和速途網同一類型的網站都說“你們瘋了”,大家認為自媒體這個概念無法支撐起來一個媒體。
事實上,嚴格來說速途網的自媒體轉型從2013年初就開始了,只是年底才正式宣布。速途網是2009年成立的一個互聯網垂直媒體,當時除了速途網,四大門戶都在做科技門戶,techweb、派代網、億邦動力、艾瑞網等科技類媒體也做得不錯,2012年的時候速途網的流量達到了歷史巔峰,世界排名進入700名,最高單日排名超過300名。但到了2013年,包括速途網在內的一批科技媒體網站流量都出現了增長停滯,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4年4月3日15:39:02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21439.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