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變革 線上渠道漸成氣候
殘忍的市場不僅在產品側推動廠商不斷推出新品,渠道上的廝殺更為激烈。與傳統運營商定制市場不同,隨著電商平臺的發展,如京東JDphone計劃等公開市場銷售策略的改變,重新打亂了市場格局。
與此同時,電信運營商也在逐步改變定制機市場補貼策略,轉向增加對公開市場裸機的銷售補貼。這個市場是此前運營商并未重視的市場。但是隨著越來越多手機在公開市場推出不同運營商的版本,電信運營商的補貼使得產品售價得以下降,這對電信運營商市場競爭得到充分延展。
尤其是在2014年虛擬運營商的出現,使得傳統渠道進一步變化。一些原本盈利并不擔憂的國代商紛紛緊張起來,其中愛施德最終確立了“虛擬運營商”+“手機經銷商”+“移動分發平臺”的總體轉型策略;天音通信也加強了物流和售后服務體系的建設。零售渠道迪信通聯合多家地方渠道廠商成立中智聯合通信公司,加大線上銷售比例,同時基于19家地方零售商推動渠道下沉。
在眾多渠道中,線上市場潛力仍被低估。從市場表現來看,由于部分電商推出的“618”、“815”、“雙11”等店慶,使得價格比拼日益頻繁,在線零售商的集體大促銷形成了中國市場特有的在線市場銷售旺季。2013年按月統計線上市場的銷售量普遍高于上年同期,尤其是在11月達到了最高峰。
傳統廠商也看到了線上的發展機遇,但品牌影響力卻與以互聯網發展起來的一批所謂互聯網手機相距甚遠。這是由于在過去的很長時間,傳統廠商的銷售對象主要是運營商和代理商,而非消費者。因此,選擇重新塑造一個品牌就成為了新的選擇。
華為的“榮耀”、酷派的“大神”、中興的“努比亞”、聯想的“Vibe”等品牌不斷加入在線市場的競爭。此外,金立投資的“IUNI”,以及區隔小米等第一代互聯網手機的“一加”,也顯示出了不同的市場競爭力。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4年5月16日13:47:55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23206.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