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31號,任正非發表了一篇文章,標題是:《大公司如何做到“不必然死亡”》。華為是我最尊敬的中國企業之一,任總也是我極為崇拜的教父級企業家,之前他的很多文章給我啟發。但是這次讀完他的新作,我有一個不好的預感:任總老矣,華為危矣! 任總在這篇文章里所說的“如何做到不必然死亡”,卻處處透露出華為正渾然不覺地走向“必然死亡”。
作為晚輩和華為的粉絲,也許我不該危言聳聽,但想起任總文中所說,“號召大家‘炮轟華為’”,我權且不顧禮節,斗膽發聲。不為別的,只希望任總和華為的朋友們能夠聽到不同的聲音,也許不無裨益。
一、何為顛覆性創新?顛覆性創新是顛覆性技術創新嗎?跟隨戰略適用于顛覆性創新嗎?
這篇新年講話,任正非的核心問題是:在瞬息萬變,不斷涌現顛覆性創新的信息社會中,華為能不能繼續生存下來?我認為任總提出了一個了不起的問題!
任正非意識到華為已是一家大公司,是“一個‘寶馬’”,正在迎接特斯拉的挑戰。他說:
寶馬追不追得上特斯拉,一段時間是我們公司內部爭辯的一個問題。多數人都認為特斯拉這種顛覆性創新會超越寶馬,我支持寶馬不斷地改進自己、開放自己,寶馬也能學習特斯拉的。汽車有幾個要素:驅動、智能駕駛(如電子地圖、自動換檔、自動防撞、直至無人駕駛……)、機械磨損、安全舒適。后兩項寶馬居優勢,前兩項只要寶馬不封閉保守,是可以追上來的。
任總的觀點是只要你能成為大公司,你就不一定會死掉。因為任總相信大公司的死亡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惰怠保守”。但我不得不遺憾地說,任總對于特斯拉的理解是膚淺的,他對于顛覆性創新的理解更有著本質上的錯誤,這樣的錯誤很可能會是華為傾覆的伏筆。
首先,任總以為特斯拉對寶馬的顛覆僅僅是技術的顛覆。事實上,特斯拉與寶馬是兩個品類。特斯拉最大的顛覆是將汽車從功能型變成了智能型,并且在產品、商業模式、營銷渠道方面都顛覆了傳統汽車模式。令人遺憾的是,任總把特斯拉的成功僅僅歸因于幾個技術屬性的領先,這是多么大的認知盲區??!
其次,對于特斯拉的判斷也反映出任總對于顛覆性創新這一概念的理解偏差。他認為“顛覆性創新”就是“顛覆性的技術創新”。那我就先辨析一下這一概念。1997年,哈佛教授克里斯坦森發布《創新者的窘境》一書,說:“有兩種技術,一種叫延續性技術,另外一種叫顛覆性創新(或者叫破壞性創新)。在延續性創新競爭環境之下,領先者總是能保持領先地位;而在破壞性創新的競爭環境之下,領先者總是被后來者掀翻馬下。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4年1月10日11:51:16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16622.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