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想象,如果小米解決不好上述追問,那么雷軍將會面臨更多的憤怒謾罵。
比如為何每輪只發售10萬臺手機,這到底是產能不足還是雷軍故意拖延?既然公開上市售貨為何每次都是10萬臺?多發5萬臺、10萬臺行不行?
南京易訊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項目經理于斌的答案是故意拖延。他認為雷軍是在故意拖延,他在一篇文章中列舉了故意拖延的種種好處:“1、用饑餓營銷吸引長期關注,不斷拉高消費者心理預期。2、隨著時間推移,核心部件價格一月一降,甚至一月數降,不斷降低小米生產成本,增加利潤。”在于斌看來,小米的控制成本之術很高很高。
“用饑餓營銷商業模式吸引用戶,用拖延限量售貨降低成本”是許多人對小米的共同感受。一位用戶對記者稱:“小米每次發布會都是宣傳硬件配置世界第一,但到了幾個月后大多用戶能買到手機之際,所謂配置領先和性價比早就不那么明顯。”
對于黃牛黨,人們更是猜測紛紛。“我聽到很多人的說法是,黃牛黨某種程度上是小米的特別銷售小組。”魏偉對記者稱。在10月15日的米3搶購日,一位網店店主就公開宣稱:“網友一臺都別想搶到。”
在魏偉等網友看來,官網上一機難求,淘寶上貨源充足,這種矛盾深深刺痛了買不到小米的網友。 以至于很多人認為淘寶上的小米產品實際上就來源于小米公司,小米故意在官網限購,然后倒逼消費者去淘寶上加錢花高價買下,這樣可以利益最大化,實際上小米自己就是最大的黃牛黨。
“我并不在意份額,在意的是每個買了小米手機的用戶是不是覺得小米手機好,在意的是口碑。”此前雷軍認為,有了好的口碑,一切將紛至沓來。但問題是,屢試不爽的“饑餓營銷”,能帶來用戶好的口碑么?
小米3成本不超過1300元
“饑餓營銷”等同玩弄用戶
——中國移動互聯網產業聯盟秘書長李易
對于小米的“供不應求”導致“產能不足”說法,我認為這純粹是在玩弄用戶的感情。在我看來,這個世界上沒有什么消費類產品是供不應求的,特別是在更新換代如此之快的消費電子行業。即便我是一個深度果粉,我也從不認為蘋果產品供不應求。何況小米?
這背后的邏輯是“饑餓營銷”的真諦,小米首先在發布會上自我吹噓,配置全球最高、價格全球最低,以此勾引用戶的興趣,然后利用“期貨模式”賺取更高的利潤——要知道,電子元器件的價格每天都在降,等了幾個月后成本自然大幅降低,利潤也自然就更高。
其實,目前小米已經很賺錢了——否則雷軍如何去對投資人講“快速盈利”的故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