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ignon 知道,這場 iPhone 不只是一場普通的產品發布會而已,但可能很難有人預見這場發布會會是蘋果公司多么輝煌的未來的一個起始點——在隨后七年的時間長河里,幾代 iPhone 和 iPad 幾乎成了硅谷歷史上最重要的發明,它們改變了平庸的手機產業,為軟件工業提供了巨大的盈利平臺,從 2008 年開始平臺上的 app 已經產生超過 100 億美元的營收。它們還改變了數十億美元的個人電腦產業,如果把 iPad 銷售額也算進筆記本電腦銷售額之列的話,蘋果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 PC 制造商。去年一年 iPhone 和 iPad 的出貨量是兩億臺,是全球范圍內汽車出售量的兩倍還多。
更重要的是,這兩款產品的影響不僅僅在經濟上,它們甚至變革了文化圖景。蘋果的創新引起整個行業重新思考人類與機器交互的可能性,不只是簡單地用手指取代鼠標,而是讓智能手機成為人類大腦的延伸。它們還改變了人們接收和處理信息的方式,把書籍、報紙、手機、錄音機、照相機、錄像機、指南針、電視、VCR 和 DVD、PC、游戲全部裝進人們的口袋里。我們在校學習的方式、醫生治療病人的方式、旅行者出門旅游的方式,都在為其所改變。最后,媒體和娛樂界也在摸索一條全新的出路。
然而,今天我們面前的蘋果,卻已臨十面埋伏。2007 年 Google 發布 Android 系統之后,它就成功地擊敗了 iPhone,達到成為智能手機和移動設備霸主的目標——2010 年時 Android 徹底火了,拿下全球智能手機市場 80% 的市場,蘋果手機市場份額跌落至 20% 以下。類似的趨勢也發生在了 iPad 身上:2010 年 iPad 占有平板電腦市場 90% 的份額,而現在,60% 的市場份額屬于 Android。
最讓蘋果的粉絲們著急的,不是這家公司無法給出未來將走向何方的答案,就像 Tim Cook 在 2011 年 10 月份喬布斯逝世后接下蘋果的重擔時那樣,大家擔心的不是 Cook 無法成為合格的繼任者,而是沒有人能成為繼任者。喬布斯還在蘋果時,蘋果就像一臺創新機器一樣,每隔三到四年就能迸發出數不清的革命性產品。他曾告訴他的傳記作者 Walter Isaacson,他的下一次革命即將到來——他要改變傳統電視工業,可 Cook 并未使這一理想成真,甚至蘋果的投資人也開始明顯地失去信心。
以往,每一次蘋果產品發布會都能讓蘋果的股票漲勢沖天,但是 iPhone 5c 和 5s 發布會之后,蘋果股價滑落了十個百分點。一年前,蘋果股價在最高峰時期能到每股 702 美元,使之成為全球最有價值的公司。可是如今,股值已經從頂峰滑落 25%。
其實將任何人與喬布斯相比都是不公平的。在 Cook 成為蘋果首席執行官的兩年間,他就一直試圖讓喬布斯明白,他不可能把蘋果帶向喬布斯所希望的方向,只能帶向 Cook 所能帶領的方向。這一點其實無需言說,當你知道 iPhone 是如何成為 iPhone 后,你就會明白,它創造了甚至不存在的用戶需求,這樣的創造者是無法被效仿的。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3年10月6日11:42:39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11652.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