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如何實現,”Fadell 說,“但知道是一回事,把滿屋子特有的、一次性的部件,以經濟且可靠的方式變成上百萬臺手機大小的版本,又是另一回事。”任務清單之長,光是想想就夠讓人吃不消了。“你得找到能把這技術做到玻璃里的的 LCD 廠商;你得把他們生產線的空檔找到;為了不讓像素元件在觸摸屏上產生各種噪點,你還得琢磨出相應的補償和校正算法。”“光是研發觸控屏幕就是個完整的大工程。我們嘗試了兩三種制造工藝,最后才找到能量產的可行辦法。”
他們需要一個移動版 OS X 和研發多點觸控屏幕這兩件事,仍然能算是還在蘋果能力范圍之內的。沒人能比蘋果自己更勝任重新思考和設計 OS X 的工作。另外,蘋果對 LCD(液晶顯示屏) 廠商也很熟悉,別忘了它已把 LCD 裝在了每臺便攜電腦和 iPod 上。手機硬件對蘋果才是個全新的領域,而他們也直到 2006 年才知道自己對這個領域知之甚少。蘋果為測試 iPhone 通訊天線設立了專門的測試房間和設備。它還有用某種粘性物質填充的人腦模型,用以模擬人腦密度,來檢測使用這手機會受到的輻射強度。一位高層判斷,為研發第一代 iPhone,蘋果花費了超過 1.5 億美元。
在立項之初,喬布斯的預期就是研發一個有觸摸屏的,運行改良版 OS X 的 iPhone,就像他最后在真正發布 iPhone 時的那樣。但在 2005 年,他也并不知道達到這步到底要花費多長時間。蘋果內部第一版 iPhone 原型確實很像喬布斯后來在第一代 iPhone 發布會上開的那個玩笑,一臺把 iPod 觸摸式轉盤換成老式電話轉盤的能撥號的設備 (如下圖)。
第一版 iPhone 原型確實很像這樣,就是一臺有通話模塊的 iPod,用 iPod 的觸摸式轉盤來撥號。Grignon 說:“其實這個也很容易能推向市場,但它對比我們今天所能擁有的設備,一點都不酷。”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3年10月6日11:42:39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11652.html
- 科技
- 新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