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壟斷調查始末:為何都恨高通

科技評論9,417閱讀模式

高通公司于1985年成立時,還是一家比較小的創業型科技公司,這家公司研發了一套關鍵通信技術CDMA(碼分多址),由于技術先進,成為了全球三大3G標準的基礎。這就像樹的根和主干,任何一個只要生產手機基站、手機的公司,涉及到的技術,都猶如這個主干上生發出來的枝葉,都得給它交專利費。
在3G時代,三個標準都是CDMA的。在中國,聯通使用的WCDMA, 移動使用的TD-SCDMA, 以及電信使用的CDMA2000是CDMA的不同方式,都基于這個技術。高通因此蓬勃發展起來。由于手握核心專利,處于通信領域里面非常強勢的地位。
一位運營商技術負責人對記者描述說, 當4G時代來臨,全世界終于意識到,3G時代養了一匹狼,這匹狼太貪婪了。因此,到4G制定標準的時候,全球標準領域很快達成共識,堅決不繼續使用CDMA,而換成另外一個技術OFDM。但是高通羽翼已豐,即使不用CDMA,它還是儲備了很多其他專利。因此,在4G時代,雖然沒有那么強勢,還是擁有很多核心專利。
而且此時,其芯片產業也做大了。
高通只生產手機芯片,本來手機市場比較小,智能機的市場份額也小。但隨著移動互聯網發展,2012年年底,高通公司的市值首次超過了Intel。智能手機取代電腦,也成為第一大電子應用行業的基礎領域。在中國市場,智能手機的主導地位也愈發明顯,根據Enfodesk易觀智庫最新發布的 《中國手機市場季度數據監測報告2014年第2季度》 顯示,第2季度中國手機市場(不含水貨和山寨機)中,智能手機銷量為10298萬臺,占比整體手機市場達到91.9%。
反壟斷大勢難違
雖然高通在全行業都如何讓人恐懼,但如何找到證據對其進行反壟斷執法,卻是一個大難題。
高通在韓國和歐盟都曾遭遇反壟斷調查
2006年開始,日本、韓國和歐盟相繼對高通提起反壟斷調查,都在2009年有了結論,但最終順利走到處罰階段的僅有韓國。
高通的市場支配地位基本是毋庸置疑的,但難點在于如何認定“相關市場”以及是否“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有幾種表現,包括壟斷高價,歧視性定價。
第一財經客戶端記者查閱歐、日、韓三國的公報發現,高通在全球的反壟斷歷程中,歐盟主要走的是反對壟斷高價,最終由于起訴方撤訴,以不再浪費公共資源為理由,發布公告,終止了調查。
日本公平貿易委員會主要確認了高通要求與其合作的日本電信企業免費向其授權專利,并不能互相起訴,要求高通改正,但程序還未走到最后。這屬于非價格問題。
韓國對高通處以2.08億美元的罰款。行政處罰公告指出,此案相當復雜且范圍極廣,調查要求有復雜的經濟學分析和法律審查,因此調查和審議用了3年左右時間。
韓國對高通反壟斷調查主要方式,是歧視性定價。韓國公平貿易委員發布的《高通濫用市場支配地位》(“Qualcomm's Abuse of Market Dominance”)認定,存在兩個相關市場:專利轉讓市場和芯片銷售市場。

 
  • 本文由 米粒在線 發表于 2014年10月10日12:14:05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http://m.bjmhhq.com/30667.html

發表評論

匿名網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確定

拖動滑塊以完成驗證